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社会·看点

抗战老兵的“侠之大者”

  抗战老兵的“侠之大者”

  王子康讲述抗战故事

  抗战老兵们常常感叹,如今生活越来越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战争年代无数人前赴后继的抗争。当年,战火蔓延、山河破碎,年轻的王子康毅然拒绝沦为汉奸,选择奔赴战场,用鲜血守护家国。他说,打仗的时候从不怕死,因为身后就是祖国。今天的幸福,是许许多多人用生命换来的。

  1921年,王子康出生于花街镇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中医师,家庭氛围良好,使他从小接受了不错的教育。1939年,王子康从金华两浙盐务中学毕业。当时,日军已在八字墙一带设立据点。面对威胁与利诱,他坚定地说:“我不能当汉奸,更不能连累家人。”年轻的王子康毅然选择了逃离。

  “我告诉父亲,我必须走,不管去哪,年轻人总有办法活下去。”带着家人凑出的微薄路费,他孤身远离故土,最终在江西瑞金参军,成为青年远征军208师623团的一名战士。

  原计划远征缅甸的部队因国内战事吃紧,在行军至广东韶关时奉命就地抗日。1943年,一场惨烈的巷战中,王子康与五六名战友遭遇12名日军袭击。

  “战争就是你死我亡。”王子康回忆道。他依托墙体掩护与敌军交火,左手先被子弹击中,手指残缺、枪支脱落。他又换右手继续战斗,最终消灭了敌人,自己也多处负伤。

  “听到子弹呼啸的声音,有经验的老兵是来得及躲避的。”王子康说,当兵必须眼明、耳聪、身手敏捷。但战争终究残酷,伤亡无可避免。几场恶战之后,他所在连队从176人锐减至70多人。“活下来的,都是打不死的老兵。”他说。

  1949年,已调任上尉连长的王子康因不愿参加内战,选择解甲归田,回到家乡务农。2015年,政府为他颁发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和津贴,以表彰他的贡献。

  如今,王子康在闲暇时光里总爱通过阅读来打发时间。在他的书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小说,他时常拿来翻阅。其中,他最爱读的是《射雕英雄传》,尤其对郭靖死守襄阳一段感慨良多。

  在王子康看来,郭靖保卫襄阳与老兵保卫国土,都是一腔家国情怀的体现。他用残缺的左手轻抚书页,战火留下的伤痕与书中的英雄传奇交织在一起,成为岁月最深刻的注脚。

  谈及如今的生活,王子康感慨万千:“现在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我们年轻时,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那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来了。”

  融媒记者 曹润鑫 程卓一

  书桌上整齐摆放的小说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3 抗战老兵的“侠之大者” 2025-09-03 永康日报2025-09-0300008;永康日报2025-09-0300011;永康日报2025-09-0300014;永康日报2025-09-0300017;永康日报2025-09-0300019;永康日报2025-09-0300020 2 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