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文化·动态

倾一生之力 修万世之书

市文史馆举办
胡凤丹主题讲座

  倾一生之力 修万世之书

  市文史馆举办

  胡凤丹主题讲座

  本报讯(融媒记者 俞舒梦) 日前,“胡凤丹父子与《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主题讲座在市文史馆举办,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施新主讲。

  《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是永康人胡凤丹、胡宗懋父子的倾力之作。两部书合计收录著作112种,460册,约4600万字。《金华丛书》开创了编纂地方性丛书之先河,在保存地方文献上具有重大意义。

  胡凤丹是清末著名刻书家、藏书家。同治六年(1867年),胡凤丹受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李瀚章之邀,创办湖北崇文书局。在掌理湖北崇文书局期间,胡凤丹积累了丰富的校书和刻书经验。因感于故乡的人文荟萃,为不使故乡先辈著作流失,他多方搜求本郡古今散佚遗书,精心校订。从同治六年(1867年)到光绪三年(1877年),胡凤丹历经十载寒窗,先后搜辑故乡先贤著作400余卷,按经、史、子、集四部编纂刻印成《金华丛书》,共340册。

  光绪十六年(1890年),胡凤丹病逝。其子胡宗懋于父临终前“泣血受命”,接过了父亲未竟之事业。在奉化任职期间,胡宗懋致力于整理其父生前所辑刻书籍。最终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将其父生前花费大量心血陆续辑刻的《金华丛书》结集出版。

  此外,胡宗懋从未忘记父亲的临终所托,时刻不忘对故乡先哲遗著的搜集整理。即便后期定居天津,胡宗懋仍然节衣缩食,安步当车,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父亲遗命。历经十年,胡宗懋终于完成辑刻故乡先贤著作经、史、子、集共58种,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成书120册,名为《续金华丛书》,补《金华丛书》之未备。

  胡凤丹、胡宗懋父子的《金华丛书》《续金华丛书》对保存和继承地方文献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给金华学术系统留下丰富的遗产,也留下了金华学者在文学、史学、经学等多方面的宝贵著述,为后世学者继承和研究他们的文、史、哲诸方面的成果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源。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动态 00004 市文史馆举办
胡凤丹主题讲座
2025-08-09 永康日报2025-08-0900007;永康日报2025-08-0900008 2 2025年08月09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