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村里建 钱物不够村民捐
石溪村精打细算“活络”居家养老照料中心
■记者 秦艳华
本报讯 近日,江南街道石溪村余寿仁老伯吃完午饭,漫步来到村南面的荒地。“明年这里将种上各种蔬菜,供应老年食堂,节省运行开支。”站在杂草丛生的地面,余寿仁畅想未来。
原来,这块2000多平方米的荒地已抛荒数年。今年9月,石溪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开张后,为保证39位75岁以上老人每日用餐,村里每月需多支付数百元,这笔钱怎么省,村两委班子成员几番探讨后,决定开荒种菜,节省开支,保长效运行。
这不,刚吃完午餐,余寿仁等老人约上石溪村党支部书记叶文礼,在荒地上谋划“菜地”发展:来年春天种土豆、南瓜、冬瓜,减少喷药次数;市里补助的有机肥可用来施用;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允许老人在空闲时参加拔草等集体劳动……
“自己种菜可省下买菜成本,通过精打细算确保老年食堂能健康运行下去。”叶文礼说,村里没有集体收入,能否让老年食堂长期健康运行,除了市财政补助、热心人士捐助外,更需村里积极拓展思路,盘活有限资源,解决食堂经费紧张难题。
据悉,石溪村有350户,村民950人,地处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每年依靠“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获得的奖励资金维持各项开支。考虑到经费问题,村里动员全村老少齐捐款,2个月内100多人共捐助10.4万元,成立了专款专用的爱心基金,让老人吃得更好。
“村里天天有人向食堂捐钱捐物,这些捐助者的姓名、物件都写在本子上了。” 翻开老年食堂捐赠物资记录本,余寿仁念道:“1日,王妙月金瓜子15斤;2日,叶文礼肉50元;3日,叶杰刚山药青菜60斤……”
“全村形成浓郁的敬老爱老氛围,资金有了保障,能确保老年食堂健康长久运行。”叶文礼说,除了种菜节省开支,常年捐款确保长效运行外,等市里奖励的建设资金到位后,在照料中心开设娱乐室。
此外,石溪村还在照料中心放置了洗衣机,解决老人洗衣难题,并安装了中央空调、躺椅等配套设施,让照料中心成为老人衣食无忧的乐园。
“经过前期运行发现,照料中心往往由于缺资金健康运行难。” 市民政局社救科科长倪项进说,石溪村这种“精打细算”的运行模式值得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