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时政人物

王援朝:甘于奉献干实事 一心为公谋发展

  想当好村干部,要甘于奉献;想干实事,要自己带头;想团结集体,要宽宏大量。

  ■记者 吕高攀 

  今年已经是东城街道下店午村党支部书记王援朝担任村里带头人的第16个年头,如今的他早已习惯把村里的事情当成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每天一大早,他先把厂里的工作安排好,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村里,一门心思扑在村务当中。

  算经济账:盘活村集体经济

  刚接手时,下店午村集体经济只有上千元,对于一心想为村里办点实事的王援朝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作为一位成功的办厂能手,他首先考虑的是经济账。

  “村里没有其他的收入,想要做事情,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得跟紧党和政府的步伐。”王援朝说。当时,政府对农业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比较大,王援朝就以农田改造为突破口,修建机耕路,改造山塘水库,完善村里的用电设施。

  商人的生意经成了王援朝的“撒手锏”,每项政府补贴,他总是尽量节省,一分钱掰成两半用,慢慢带动村里的其他项目。

  2012年,王援朝看到一些经过农房改造的村庄规划整齐,再和村里破旧的老房子对照,他萌发了为村民改造老房的想法。然而在王援朝看来,农房改造并不是简简单单地造几幢房子,跟进配套设施才是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最重要的环节,这需要的依然是资金。

  于是,他开创性地以赞助的形式来确定规划区内选址的优先权,筹得赞助款400多万元,加上“三通”配套设施收取的1600多万元,为接下来完善农房改造的后续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这笔巨款,王援朝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农房改造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的最高标准,做到统一标高、统一“三通”、统一纳入地下农网改造,全村范围内安装治安监控,外墙装饰、绿化和亮化也由村里统一负责。

  农房改造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王援朝又开始为下一步作计划,考虑的仍然是村里的经济收入。他准备在返还地区块开发市场,建造一些可出租的村集体资产,确保每年都能有几十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有了这些收入,不管谁来当书记主任,都能保证村里的卫生保洁、公共用电用水等支出,保证村民的生活质量不会下降。”王援朝表示。

  一心为公:赢得村民信任

  当了这么多年的村支书,王援朝始终相信: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只要是村里的事情,王援朝都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村民有意见,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当面提出来,放到台面上讨论处理。

  “农房改造牵扯的利益很大,一些村民对政策不了解,经常会反映到我这里来。”为此,王援朝经常是一天厂里、村里往返好几次。对享受政策有意见的村民,他逐条对照政策,一一做通思想工作。

  如今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王援朝总是坦坦荡荡。换届时,他竞选村支书是全票通过,竞选村委会主任也是高票当选。更为难得的是,没有村民认为他“抓权”,一心为公让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王援朝认为,想要当好村干部,就要有甘于奉献的思想准备;想要干实事,首先要自己带好头;想要团结村集体,就要有宽宏大量的心态。


永康日报 时政人物 03 王援朝:甘于奉献干实事 一心为公谋发展 2014-11-07 永康日报032014-11-0700008;永康日报032014-11-0700009;永康日报032014-11-0700018;永康日报032014-11-0700016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