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跃:40G电脑硬盘满载百姓大小事
![]() |
当村干部,就是要真诚为百姓做实事,做百姓能看得到的事,才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永组文
西溪镇石江村距城区30公里,依偎在青山下,裹挟在满眼翠色中,村中洋房林立,路面整洁。清澈宽敞的东溪鱼儿成群,溪边种植了800多株杨柳、桂花、楠木、石榴等树木,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无惧阻力:敲碎200口仰天粪缸
在6年前,石江村还是另一番模样:道路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村容则是“仰天粪缸显随处,臭气熏天遍四周”。2008年,吕永跃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当选石江村村支书。当时,我市正在开展“百村整治”,村容整治成为吕永跃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这个挑战本身就是块“硬骨头”。村委会发布相关整改计划的第一天,阻力就来了。“以后种地多不方便”,有人就此反对;粪缸占据了公共场地,有的人却自然而然地认定,地是自家的,不让敲;还有人认为敲了粪缸之后,家里岂不是没有了厕所……
道路硬化过程中,也有人反对:担心宅基地因此“变浅”、对水沟流向不满意等,不一而足。
“百姓事无小事,这是村民的心声,要在倾听和沟通的基础上,寻找到最佳平衡点。”面对村民的意见,吕永跃和村干部挨家挨户与村民沟通。
有反对自然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石江村为确实存在损失的村民提供补贴,并采纳村民对路面设计方面的建议。当年,石江村敲掉粪缸200余口,路面硬化达2.5万平方米,现代化公厕建起来了,路灯也点亮了。至此,石江村迈出“美化村”关键性的一步。
事无巨细:6年收集40G资料
小小石江村,村务工作中琐碎事却常常一箩筐。为此,吕永跃养成了村务事无巨细都要“备案”的习惯,一台笔记本电脑,按时间建立了数百个文件夹,存放着每个时间段村里工作的图像、文字资料。有的是以村民的名字命名建立的文件夹,一个文件夹里就是一位有需要帮助的村民的材料,这些人大多是村里的残疾人和老年人。
“这样,帮扶困难户时,哪些老人要申报证明材料,就不用那么费神找了。”而这样的“日记”,吕永跃坚持“写”了6年,装满了40G的电脑硬盘。
吕永跃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村里,而自己办的一个小厂却无暇顾及。为了方便村民,他还特地买了台复印机,村民有需要的,都可以直接去他家复印。
“很多事,对村干部来说是小事,但对百姓来说并非如此。”吕永跃不止一次这样激励其他村干部,“咱们十多人,当干部不为别的,就是为百姓做实事。要真诚做,做百姓能看得到的,这样才能不辜负百姓的信任。”
如今,石江村修建起山顶跳舞广场、老年食堂、远程播放室、700米休闲长廊……不仅村民看着舒心,还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赏鱼、钓鱼、跳舞等,石江村也因此成了影响辐射周边村的中心村,成了兄弟村参观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