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1版:时政·新闻

破解发展难题 助推西城“二次出发”

  ■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  李贵江

  

  西城街道结合市委“二次出发”解放思想大谈论,直面困难,创新方法,注重实效,破解影响西城改革发展的体制约束难题。

  一、凝心聚力破除队伍建设之困

  加强教育引导。利用周一学习夜,邀请离退休老干部、先进模范人物开讲座;建立“干部轮流授课”制度,交流工作心得体会,用授课人的所思、所想、所盼和切身感受及在困难中战胜自我的过程,来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

  加强制度约束。建立考核、督查、问责等机制,进一步完善上下班、请销假、年休、病假制度,设立量化奖惩指标,倒逼干部摒弃消极怠工的错误思想,用制度来规范人、约束人。

  加强沟通交流。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碰到困难、存在思想顾虑的干部,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其需求,及时伸出援手,解决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安心工作。

  二、结对帮扶破开组织建设之困

  班子联系重点村。对重点村、难点村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班子成员联系重点村制度,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做到上下协调,合力攻坚,唱好大合唱。

  实行“一村一策”。通过选好带头人、派驻第一书记、党代表联系村、结对帮扶村干部交叉任职等,带动全村工作。对反响强烈的问题,从源头上破解,给群众一个交代;对班子不团结的,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公正,就事论事;对有争议的问题及时介入,及时化解,达成共识;对遗留问题,创新思路,讲究策略科学化解。

  发挥集体智慧。召开民主生活会,创造轻松的讨论氛围,让党员干部畅所欲言,群策群力。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凝聚党员干部的共识,合力破解难题。

  三、建章立制破解重点工作之困

  率先垂范冲在前。党工委书记就像一个生产队长,既要当好指导员,又要当好战斗员,既要派工,又要自己干,只有一级带着一级干,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建立晨查制度,党工委书记每周安排一天,利用上班前的两个小时,带领相关科室干部进村入户检查“五水共治”和环境卫生工作,解决突出问题。

  提升班子战斗力。根据干部特点和工作需要调整班子分工,把年纪轻、工作有激情、敢担当、上进心强的同志放到任务重、压力大的岗位上,重点加以培养锻炼。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长处,使其能力最大化,强化相互沟通和理解,打好组合拳。建立班子联系重点户制度,通过综合评价来决定联系领导。

  统筹协调聚合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现场办公,全面分析,提出破解难题的方法和思路;建立社会参与协调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村长、书记、村民代表、各阶层精英的作用;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联村帮扶制度,从解决遗留问题入手,理顺心态,化解矛盾;建设诚信机制,提升政府公信力。

  四、转换思维破立科学发展之困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升级目标。以溪边千亩稻米生产基地和山下千亩蔬菜精品园为重点,实施生态、精品农业战略;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为载体,加快修复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以文明村和文化礼堂建设为依托,打造和谐、文明、生态的农村新风貌。

  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质量提升带动数量增长的目标。主动搭桥牵线,服务辖区工业企业加快实施“四换”工程;加大技术创新对企业引领推动作用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创造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按照“简单事马上办,重要事商量办”的原则,做细做实服务企业工作。

  谋划服务产业。谋划解放街区块新兴业态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专业镇”目标。走“服务业驱动经济发展”之路,梯度推进辐射区内工业企业“退二进三”, 建设以新解放街为主轴的商务核心区,通过楼宇经济模式积极引进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影视制作等现代服务业,将“传统商业”提升为“新兴业态”,谋求现代服务业和工业产业“双轮驱动”。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11 破解发展难题 助推西城“二次出发” 2014-07-25 永康日报112014-07-2500010 2 2014年07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