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导 日前,开淘宝店的杨先生决定放弃经营了5年多的双皇冠淘宝店,去找工作。对他的决定,杨先生的圈内朋友都表示非常震惊。 此前,杨先生曾在读大学时尝试电商创业。大学毕业后,他白手起家重开淘宝店铺。很快,他的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短短一年时间,淘宝店成为了双皇冠店铺。在毕业两年后,很多同学还在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发愁时,杨先生就给自己添置了一辆价值近20万元的别克轿车。因此,杨先生也被朋友视为踩准了时代脉搏的电商创业达人。 而正是这位朋友眼中的电商创业达人,却在这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选择了退出。 纯电商红利时代已成过去 前两天,杨先生已经通过我市一家网络公司的面试,正式开始上班。而他原本“日进斗金”的淘宝店,已经无人运营多时。“宝贝都下架,存货都清空了。”杨先生说。 2006年,淘宝网打败了易趣和一拍而一家独大,开始进入电商的辉煌时期。当时的淘宝官方数据显示,淘宝网注册会员超3000万人,当年全年成交额突破169亿元,远超上一年中国网购整体市场总量。而当年全国批发和零售业成交额为64326亿元,淘宝网一家企业就占到了0.26%。 那一年,杨先生刚刚进入大学,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开始接触到所谓的纯电商。“那是纯电商的红利时代。”杨先生说,在随后的几年,他身边许多同学陆续开始做淘宝生意。由于那时纯电商的运营成本低廉,因而在价格上占据了优势,可以说几乎是只要上淘宝开店就能赚。 这样的红利时代在杨先生毕业后又持续了几年。但与此同时,随着网店租金的上涨、物流成本的增加和同质竞争的加剧,纯电商的优势逐渐弱化,利润空间大幅缩小并加剧。虽然趁着纯电商“狂欢”时代发展的“惯性”,杨先生还是捞到了一笔,但他也意识到没有实体经营的电商越来越难做了。 其实,与杨先生感同身受的早期电商创业者并非少数,有的甚至比杨先生更早选择了退出。而剩下的绝大部分,正在尝试从纯电商向“实体化”转型,自办加工厂或者开设实体店。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一点,纯电商的红利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实体店对纯电商的逆袭 21日下午,在我市五金城一期的南方厨具门店内,老板胡金云正喜滋滋地打包准备发货的烧烤炉等商品。“这些都是女儿通过淘宝卖出去的。”胡金云说起这两年电商业务的发展,不禁笑了起来,“现在,淘宝销售比例占到了总销售额的20%多,这相当于为我们凭空多出许多利润。” 2009年,胡金云开始试水电商,并在随后的几年内逐渐增加投入。胡金云发现,传统销售模式做批发,电商销售做零售,不仅不会顾此失彼,反而更加相得益彰。 其实,胡金云不知道的是,他的相得益彰正是来自纯电商的弱化。而相应的,也正是一大批像他这样的实体店老板开始进军电商,才加速了纯电商红利时代的终结。 “近两年,我市五金实体店进军电商的势头非常猛。”我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应永胜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实体店没有意识到电商的威势,才让纯电商得以发展,但一旦实体店开始觉醒进军电商,纯电商势必被‘逆袭’。” 步神健身休闲礼品店负责人汪建香对此感触颇深。2012年下半年,汪建香开始尝试在淘宝开设旗舰店,并配备了专业的美工、客服、售后人员,去年销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汪建香透露,现在每天平均发货量在100件以上,网店搞促销活动时能达到600件甚至更多,每天支付的物流费用就要五六千元。目前,该公司线上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80%以上。 实体店进军电商三大优势 应永胜认为,实体店“电商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的必然。而我市五金实体店进军电商比纯电商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价格优势,掌握着货源,又逐渐掌握网上销售渠道的实体店在价格控制上更具有话语权;二是售后优势,退换货有店可寻,而且可以省下一道环节,更加便捷;三是信誉品牌优势,多年的五金品牌积累,可以提供更强的信誉保障。 据五金城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估计,仅五金城一期,涉足电商的实体店商家已有近千家。 “五金行业的实体店,或将是我市第一批完成对纯电商逆袭的行业。”应永胜说,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无可避免地成为最主要的经销模式。但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线上发展也正面临新的机遇;而线下实体店的定位,是与线上交错的销售平台,还是体验店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