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艳华 “半个月内遭遇了2次台风,风临虫多,接下来该如何防治水稻病虫害?”13日,舟山镇清源村支书应金东说,村里大部分种粮户担心台风过后,刚获救的水稻再次遭遇“稻瘟”。所以,如何合理用药护稻,他们希望专家能支招。 一个月前,该村水稻大面积出现“瘟病”,多次施药均未见好转。后来,在市植保站专家指导下,种粮户正确用药喷治预防后,水稻长势喜人。不过,前不久的2场台风,让有了前车之鉴的村民们又开始慌张了,大家担心乱用药再次引发“稻瘟”。 清源村村民的担心不无道理。连日来,市植保站接到了20多位村民的咨询电话。大家纷纷询问,成长中的单季稻、晚稻要如何科学、规划做好用药预防,确保粮食增产丰收。 “11日至15日,全市种粮户要抓紧防病治虫,根据当前田间病虫发生实况,结合历史资料及气象因子,预测晚稻后期重大病虫以褐飞虱为主,呈大发生趋势。”市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夏声广说。 据悉,目前我市单季稻普遍处于孕穗期,本月中旬至下月初,大部分品种将陆续破口抽穗,孕穗破口阶段是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等水稻重要病虫盛发期,也是单季稻稻曲病、穗颈瘟及杂交稻后期综合征药剂预防适用期。 “各地种粮大户均开始防治工作,部分散户农民可能由于信息闭塞不清楚。”夏声广说,该站8日就通过短信发送了11日—15日进行“统防统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农户积极着手“治前控后”的防控策略,做好破口前单季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工作。 同时,他还提醒,治虫时田间保持浅水层3-4厘米,保水3-5天;喷足水量,每亩不少于60公斤;防治穗瘟时,施药须喷细雾;注意农药品种的交替使用,高温时节提倡早、晚施药。从现在起,水稻禁止使用吡虫啉及其复配剂,防治褐飞虱应首先喷洒吡蚜酮,以确保防治效果。 连日来,位于经济开发区的江西种粮大户朱安良和亲戚整日在田里埋头苦干,开展治虫防病工作。“台风后,各种迁飞性虫害增多,农业部门统一部署防治时间,确保水稻产量。”朱安良说,8日接到短信后,他就与几个亲戚商量,赶紧安排治虫。 如何开展病虫害防治 1、防治时间与方法: ①11日—15日,单季稻主治五(3)代稻飞虱、稻曲病、纹枯病,兼治三代二化螟前峰、五(3)代稻纵卷叶螟等; ②未抽穗单季稻,于破口前5天左右,即剑叶叶枕与倒2叶叶枕相平时间,以预防稻曲病及杂交稻后期综合征为重点,同时兼治纹枯病。 ③现已发生叶瘟的单季稻田块及所有单季稻稻瘟病感病品种,在破口期(全田约3%-5%稻穗抽出时)及齐穗期,各用药预防穗颈瘟一次,山区、半山区感病品种是用药预防重点。 2、用药配方(每亩药量),农户应根据田间具体病虫发生情况,酌情选用: ①稻飞虱:25%吡蚜酮30克+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65%毒死蜱乳油60-80毫升; ②纹枯病: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15毫升,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15 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毫升; ③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 10%阿维·氟酰胺(稻腾)30-40毫升,或40%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福戈)10-12克; ④稻曲病及杂交稻后期综合征: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15毫升,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15毫升(可兼治纹枯病),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15克(可兼治稻瘟病与纹枯病); ⑤稻瘟病:75%三环唑粉剂30克或20%三环唑100-120克/亩,或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1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