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工越千年 匠心通古今
2025年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圆满落幕
巧工越千年 匠心通古今
2025年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圆满落幕
本报讯(融媒记者 吕晓婷 王佳涵) 10月19日,为期10天的“山花烂漫时——2025年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圆满落幕。
本次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民间工艺创作者的近600件作品,从乐清首饰龙300余个绸塑人物的灵动演绎到“生命之树”雕塑的蓬勃创意,从微雕核桃到巨幅竹编画再到永康金属雕的细腻传神,无不令人惊叹。对于本地匠人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取经”之旅。与全国顶尖工艺家交流互动,为永康民艺注入了新鲜的灵感活水,悄然推动着“老手艺”向“新文创”的转型升级。
展览期间,山花奖获奖作者、民艺领域知名学者、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艺二代”、文创产业专家等齐聚一堂,谈技艺、话创新、促合作,为永康民艺发展提供了思想养分。展厅之外,42项非遗活态展示与地方展演,让民间工艺走出展柜,融入寻常生活。这场展会让永康民艺从“实用制造”向“文化创造”迈进,为本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现场处处可见匠心传承。程氏铜艺第六代传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程育全站在作品前,向游客介绍永康铜艺的技巧和创意设计。另一边,程氏铜艺第七代传人程颐则在“新生活 新民艺”主旨交流活动中,分享着“艺二代”对铜雕品牌化探索。“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是他们两代人共同的实践与坚守。
以展促产,以展兴城。作为享誉全国的五金产业重镇,我市正着力打破“重工轻文”的刻板印象。展会期间,景区门票打折、商圈满减等“永康福利大礼包”,将文化展览与文旅消费紧密相连,形成良性互动。许多外地游客在欣赏完民艺精品后,沿着“世界五金精品馆—方岩风景名胜区—岩下老街—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的推荐路线,继续探索永康的城市底蕴,直接带动了周边文旅消费。
民间工艺的生命力,终究要在时代的土壤上生根开花。正如本次展览总顾问、中国民协副主席、浙江省民协主席杭间所言:“2025年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四展齐开、规模宏大,呈现出‘山花烂漫’的气象,充分证明民间工艺不是养在温室的花朵,而是如同‘山花’开在大众生活的土壤里,开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充满生命力与创新活力。”
展会虽已落幕,但匠心并未走远。那些被点燃的创意火花、被唤醒的文化自信,已悄然渗入永康的城市肌理,不仅映照出永康民间工艺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更搭建起一座让传统与未来对话的桥梁。山花烂漫之后,终将结出硕果。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