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科技·教育

自制药酒险夺命

多学科生死营救终结“偏方悲剧”

  自制药酒险夺命

  多学科生死营救终结“偏方悲剧”

  近日,市中医院急诊科接诊一名老年男性患者胡先生,因“突发神志不清伴低血压”紧急入院,急诊科立即启动急危重症抢救预案,予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及完善急诊检查。

  心电监护提示持续性室速,即刻行同步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但仍存在频发室性早搏,追问家属病史,获悉患者发病前曾饮用自制草乌药酒,随后出现肢体麻木、恶心呕吐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草乌中毒。

  医务科牵头心内科、重症医学科进行MDT(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制定抢救方案:予“利多卡因针”抗心律失常、“阿托品针”拮抗迷走神经兴奋、补液利尿促进毒物代谢。

  经治疗,胡先生神志逐渐转清醒。然而,当一切看似好转的时候,胡先生的病情再度出现恶化,心电监护提示无脉性室速。急诊科立即予电除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镇静等支持,待生命体征初步稳定后,转入ICU继续治疗。

  ICU团队制定了早期清除毒素、精准电风暴控制、多器官协同支持等一套详细治疗方案。在医护人员不懈努力和悉心照料下,胡先生的病情逐渐稳定,隔日神志转清醒。心电监护提示偶发室性早搏,血流动力学稳定,成功脱机拔管,当日转入心内科治疗。

  胡先生现已康复出院。

  草乌作为传统中药材,虽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却暗藏致命杀机。其毒性成分“乌头碱”的致死量仅为2-5毫克,相当于几粒生草乌的重量。

  目前民间流传的三大误区:

  “久煮无毒论”:实际上乌头碱需专业炮制并煎煮2小时以上才能转化为低毒物质;

  “药酒养生论”:很多人服用草乌酒治风湿,很快出现肢体震颤、心律失常;

  “外用药无害论”:即使标注“外用”的熏洗剂,误服仍可致命。

  识别中毒的黄金窗口:

  死亡三联征

  草乌中毒症状呈现特征性“三联征”,潜伏期短至10-30分钟:

  神经系统:口唇舌体率先麻木,迅速扩展至四肢全身,伴随皮肤灼痒、痛觉消失;

  循环系统:心悸胸闷、血压骤降,心电图显示室速或室颤(占危重病例85%);

  消化系统:剧烈呕吐、血性腹泻,进一步加剧脱水休克。

  如何预防悲剧发生:

  1.认知防线,破除“偏方迷信”。

  2.生草乌严禁自行加工,炮制交给专业人士。

  3.购药认准正规药店,拒绝三无药材。

  4.煎煮严守规范,乌头类至少煎煮2小时。

  5.服药出现不适立刻停用就医,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通讯员 陈钢强

  相关链接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科技·教育 00006 多学科生死营救终结“偏方悲剧” 2025-09-02 永康日报2025-09-0200011;永康日报2025-09-0200012;永康日报2025-09-0200014;永康日报2025-09-0200013 2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