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岩尖上
火烧炮楼
![]() |
赤岩尖上
火烧炮楼
胡天脱讲抗战故事
日前,90多岁的胡天脱坐在村文化礼堂长椅上,缓缓翻开记忆中的相册,浑浊的双眼瞬间发亮:“那年我8岁,赤岩尖火烧炮楼的火光、乡亲们拍手叫好的声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说着,他仿佛又回到80多年前那个热血之夜。
1942年10月30日,日寇踏进八字墙,没几天就占据了赤川村,还在后山赤岩尖建起碉堡——炮楼。“那炮楼结实,鬼子和伪军天天盯着,村里路不敢随便走,田也没法好好种。”胡天脱攥紧拳头,愤恨道,“他们把炮楼当‘前哨’,常下来宰鸡牵羊,在农户家做饭,还砸锅砸缸,乡亲们苦不堪言!”
这样的日子熬到1943年才有了转机。“邻近几个村有胆识的年轻人成立游击队打鬼子,各村后生一呼百应!”胡天脱回忆道,游击队领头人召集爱国青年偷偷商量对策。起初,几名游击队员混入伪军住进炮楼,卸了敌人枪械扳机后,与外面队友里应外合消灭两名敌军。可第二天,一大帮日军牵着半人高的狗来村里问罪,村民们纷纷躲在家中,人人自危。
1944年,炮楼周边草木干燥。时机成熟,游击队员决定兵分两路,趁夜摸上山烧炮楼、拔据点。
行动当晚,胡天脱趴在村边土坡上,盯着赤岩尖,心提到嗓子眼。“游击队员分两拨,一拨从后广坑爬,一拨从里坟山坑走,都是没路的野山,就怕出声。”老人压低声音,“后来听上山的后生说,他们在炮楼外围悄悄汇合,摸进炮楼就和鬼子、伪军打起来,刀光闪闪,鬼子嗷嗷叫!”
最让胡天脱激动的是那把火。“有人在炮楼里点火,风一吹,火势就猛增!我在山下都能看到红光,能想象木头烧裂的‘噼啪’声!”他兴奋地张开双手说,“那炮楼是乡亲们的心头刺,一把火就烧得不成样,太解气了!”
第二天,火烧赤岩尖炮楼的消息传遍周边村子。“乡亲们都跑到村口,互相转告,拍手叫好!”胡天脱模仿着拍手说,“大家说‘天降神兵,虎口拔牙啊!’驻赤川据点的鬼子和伪军吓得撤到八字墙,走时慌慌张张,抢来的东西都没全部带走!”
1945年5月16日,抗战形势大好,驻守八字墙的鬼子也撑不住了,狼狈撤走。胡天脱说:“那天全村人站在路边,看着鬼子队伍走远,大家都哭了,是高兴的泪!”
如今,赤岩尖炮楼已消散在岁月中,但胡天脱老人的记忆成了那段历史的鲜活注脚。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微风拂过赤岩尖山林,似回响着当年爱国青年的呐喊,诉说着百姓的勇气与担当。那段“虎口拔牙”的烽火岁月,是一个村庄的抗战战记忆,更是民族抗战史诗中的闪亮篇章,提醒我们铭记:今日和平,是先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的珍贵馈赠。
融媒记者 童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