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文化·西津

庸者

  庸者

  (小说)

  □鲁承

  我入编上班后,单位给我安排了一间两人的办公室。和我同办公室的一位年长者与我同姓,因他年纪比我大二十多岁,所以,我叫他“老咏”,年轻的我就是“小咏”了。

  有一次,外面电话打进来,要找老咏问点事,我将电话给老咏。老咏“嗯嗯”了几下说:“我已不再管事了,你找小咏吧。”于是,我接过电话,对方依旧“老咏老咏”地叫着,然后说着事。我只得委婉地解释说自己是小咏而不是老咏,不了解内情。对方以为我是戏弄他,就直接向单位领导反映。老咏和我先后被领导找去谈话。老咏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可我是个职场新手,哪经得起领导“狂风暴雨”般的批评,心里难受得不行。此事之后,我和老咏之间的关系便有些不尴不尬了。

  老咏毕竟是我的前辈,我还得对他尊重有加,遇到不明白的事,想就近向他请教。可老咏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神情,只是叫我去问科长。这让我很是摸不着头脑。后来,我听说有一次上级来检查科里的工作,发现老咏的电脑里的相关信息还是三个月前的,单位内网的动态也长期没有打开阅读。单位领导气得不行。在后来的双聘中,老咏理所当然地从中层的位置上落聘,成为一般干部。

  老咏落聘后,大家也看不出他的心理变化,只见他每天还是按时上下班,别的工作,什么也不做了。他每天八点到单位,吃过早餐后,手里握着保温杯,里面泡着枸杞,一天就一小撮,泡完后还将枸杞一颗一颗放进嘴里嚼碎咽下。中午去食堂吃饭,他只挑那些既不油腻又能增加能量的菜,米饭则装得屈指可数。这就不会增加太多的卡路里,且对身材的保持有裨益。他吃饭不慌不忙,吃完了也不急着走。有同事路过打招呼,他点点头,笑一下,嘴不动。现在,他每天到办公室就干三件事:打开电脑、泡茶、练书法。科长偶尔喊他去开会,他去了就坐最边上,只是低头看茶杯的枸杞在一上一下地浮动。

  季度底、年中和年末,我们科里几个年轻人都在加班,忙得脚不沾地,跟打仗似的。他看着也不掺和。科里的人向他请教时,他便说:“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我这老脑筋跟不上了。”我也明白,其实,他脑子清楚着,只是不愿说罢了。有一次,有人问他:“你咋不申请退休啊?”他头也没抬,说:“还早,要干到63岁呢。”

  单位里有人说他的闲话,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也不辩驳。有一次,科长找他,想让他帮着做点工作。他点头答应了。可过了几天,科长见他答应的事根本没动,只得安排我去做。

  再过十几、二十几年,我也就到了老咏这个年纪,到那时,我会不会也像老咏这般,甘于平庸,整日无所事事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心头一颤,忍不住要落下泪来。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西津 00004 庸者 2025-07-21 永康日报2025-07-2100007;永康日报2025-07-2100008 2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