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暑假
变苦假
别让暑假
变苦假
□黄田
丽州漫谈
期末考试一结束,不少家长便马不停蹄地为孩子精心编排起暑假课表。李女士便是其中典型。“我家儿子马上五年级升六年级了,都说这个暑假很关键,我给他安排得比较满。”她的笔记本上,七八月的日历密密麻麻,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五点半,课程排得满满当当,闺蜜打趣她成了“总裁秘书”。像李女士这般,想把暑假当作孩子“弯道超车”绝佳时机的家长,在每个班级里都大有人在。然而,如此安排真的妥当吗?
暑假,本应是孩子们在紧张学习之余的轻松驿站,是他们亲近自然、探索兴趣、增进亲情友情的美好时光。如今,过度紧凑的学习安排,让暑假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当孩子们每天奔波于各个辅导班之间,疲惫地应对各式各样的作业,他们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
本该在户外尽情奔跑嬉戏的身影,被禁锢在狭小的教室座位上;本该自由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被无尽的知识点和考试压力所掩埋。这样的暑假,不仅剥夺了孩子们的快乐童年,长期高强度的学习,还可能导致孩子身心俱疲,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和生活都造成负面影响。再说,家长每天来回接送,也很辛苦。因此,家长和孩子都把暑假过成了苦假,没有必要。
我们必须明确,劳逸结合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则。适当的休息和娱乐,能够让孩子在紧张学习后恢复精力,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后续学习。比如,让孩子在假期参加户外活动,登山能锻炼意志,游泳可增强体质。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也会得到提升。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是暑假的重要内容,绘画能激发创造力,音乐可陶冶情操,阅读则拓宽知识面。这些活动看似与课本知识无关,实则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以劳逸结合的方式度过暑假,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家长陪伴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共同参与兴趣爱好,在互动中交流情感,加深彼此理解。曾经有位家长,过去每个暑假都给孩子报满辅导班,孩子虽成绩尚可,但性格愈发内向,亲子关系也日益紧张。后来,他改变策略,假期里安排一部分时间让孩子学习,其余时间则一起骑行、参观博物馆。这个暑假过后,孩子不仅更开朗自信,成绩也没有受到影响,亲子间的感情更是亲密无间。
反之,若一味让孩子在暑假沉浸于学习,弊端显而易见。持续的学习压力会让孩子如同拉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长时间面对书本和电子屏幕,还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过度注重学科知识学习,忽略综合素质培养,将导致孩子发展不均衡,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同样,不会合理安排暑假的孩子,也难以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全面发展。
家长们,请松开手中那根紧紧束缚孩子的缰绳,让暑假回归它原本的模样,给孩子一个劳逸结合的暑假,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别让暑假变了味。如此,才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真正充实且难忘的假期,为未来的人生之路积蓄满满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