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乡村·遇见

舒慧群的“多肉哲理”

“养护像过日子,急了易犯错”

  舒慧群的“多肉哲理”

  “养护像过日子,急了易犯错”

  三四百盆多肉摆满了木架、石台和地面,高的、矮的、圆的、扁的,形态各异。青石板上排列着饱满的玉露,陶土盆里挤着粉嫩的桃蛋,老桩多肉伸展着遒劲的枝干,墙角缝隙里冒着多肉……2月24日,记者走进江南街道拱瑞下村的一家餐厅,仿佛步入了一个被多肉填满的世界。

  一盆“元宝多肉” 十载春秋一晃而过

  一方庭院绿意 丰富村庄底色

  “元宝多肉”

  “我这里养的多肉时间最长的有20来年了,跟我儿子差不多大。”餐厅负责人舒慧群轻拍着花盆介绍,这盆多肉是餐厅开业时,表哥从自家屋顶搬来的“镇店之宝”。花盆是元宝形状的,多肉将花盆撑得满满当当,看上去就像一个金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在潮湿多雨的气候中,它能存活至今,靠的是舒慧群日复一日的照料。“冬天盖棉被,夏天搭凉棚,养多肉和养孩子一样费心。”舒慧群笑着说。

  舒慧群与多肉的缘分始于2014年。一次,她在表哥家屋顶看到成片的多肉后,便被深深吸引了。“我当时就想,自家餐厅的院子也要种植成片的多肉,让客人看着舒心。”于是,她用废弃的猪槽种植多肉,从集市淘回多肉苗,甚至捡回店家丢弃的叶片,带回家培育。“那时候一盆好的多肉要几百元,一年投入五六万是常事。”舒慧群说。

  夏季闷热潮湿,冬季阴冷多雨,永康的气候是多肉的“天敌”。最初两年,舒慧群眼睁睁看着买回来的多肉成批腐烂,死了补,补了又死。但她没有放弃,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冬季温度低于0℃了,就给多肉盖上遮阳布防冻,早上再揭开;夏季则换成遮阳网,避免暴晒。

  10多年过去了,庭院里的多肉从最初的几十盆扩展到了300多盆,品种多达八九十种。

  庭院里的多肉

  “养多肉养的是耐心。”舒慧群说。空闲时,她常坐在多肉丛中修剪枯叶,客人见了打趣:“你这到底是开餐馆还是开多肉园?”她总是笑着回应:“两样都不耽误!”

  永康的天气让养多肉成了一个“技术活”,但舒慧群却从中悟出了生活的道理。“养多肉不能急,水浇多了根会烂,晒狠了叶会焦。就像过日子,急了容易出错。”她说。

  这份耐心也让餐厅生意意外红火。许多客人专程为了看多肉而来,吃完饭围着庭院拍照,请教养护技巧。有人想开价买她的老桩多肉,但都被她婉拒。“养了这么多年,每一盆都舍不得。”舒慧群说。

  最让舒慧群想不到的是,这个多肉庭院竟带动了整个村子的“种植热”,村民纷纷上门讨教经验。她从不吝啬分享,常常将剪下的叶片或培育的小苗送给村民。村里还专门建了微信群,村民在群里分享多肉种植的经验。遇到连续阴雨天,舒慧群还会在群里提醒大家:“今晚记得将多肉收进屋!”

  如今走进拱瑞下村,几乎家家户户的院角都能看到多肉的身影,废弃的搪瓷盆、竹篮成了它们的“新家”。

  傍晚时分,舒慧群又开始忙着给多肉盖遮阳布。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周围安静生长的多肉融成一片。在这里,时间似乎走得慢了些,正如舒慧群说的一句话:“养多肉急不得,过日子也一样。”

  融媒记者 李涵英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乡村·遇见 00003 “养护像过日子,急了易犯错” 2025-02-25 永康日报2025-02-2500006;永康日报2025-02-2500007;永康日报2025-02-2500008;永康日报2025-02-2500009;永康日报2025-02-2500011;永康日报2025-02-2500013;永康日报2025-02-2500010;永康日报2025-02-2500012;永康日报2025-02-2500014;永康日报2025-02-2500015 2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