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镇剑 一株兰花两代情
吕镇剑
一株兰花两代情
讲述人:
吕镇剑,
兰艺爱好者
上月11日,在永康市第二届精品寒兰鉴赏会上,一株名为“凤凰”的寒兰获得本届展会的“特金奖”,其持有者吕镇剑在展会上讲述了这株兰花的前世今生。而这株“凤凰”也承载了吕镇剑父子两代养兰人的感人故事。
父子初识兰 一见如旧故
我的父亲吕开设出生于1954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自细叶寒兰(主要为瓯江流域细叶寒兰)的种源被发现后,因其收集地主要在杭州,杭州岳王路便自发成为兰花交易市场,成了“杭州寒兰”的集散地。
1996年,我父亲在杭州打铁关开了一家小饭店。每到空闲时候,他便去光顾岳王路花鸟市场。日子一长,在众多花花草草中,他逐渐爱上了兰花,时常识兰赏兰,学会了一些鉴赏兰花的知识。2001年,父亲从杭州回到永康,在古山镇创办了花木场,开始种兰、选兰。我跟随父亲的脚步,也从昆明回到永康,与他一起开启了养兰之旅。其间,我们结识了不少永康的兰艺爱好者,与他们共同探讨兰艺。起初,我们只是在永康本地交流,后来陆续去了浙江庆元、龙泉等地选兰交流。我家的花木场最多的时候兰花种植发展到十个大棚,选出了不少好品种,如春兰的“如意梅”“铜山仙”等。
在这次精品寒兰鉴赏会上,这株名为“凤凰”的寒兰就是我父亲选出的。2004年11月,我父亲在兰花大棚里选出一株培育了两年左右的细叶色花。该株细叶寒兰,叶姿似春兰,鱼肚型叶,中小草型。花苞初为绿色,花开后转为复色。花的外瓣比较宽大,花瓣收放也较明显,肩平,大圆舌捧短圆。选出此花后,我们马上将它送到温州永嘉县参加浙江省首届寒兰博览会。这株兰花也很“争气”,一举成名,获得了金奖。获奖后,想买这株兰花的人很多,甚至有人不惜出高价,但父亲对兰花偏爱有加,没有将其转让。
寒兰“凤凰”
▲
兰似人有情 凤凰终涅槃
2006年春天,我的父亲身体不适,不久后便长辞于世。或许是花人感应,当年这株兰花未能复花,并“守孝”三年,一直没有开花。直到2009年,在我接手之后才逐渐复花。可能是天气、环境等原因,复花后,这株苗转色不到位,花型也开得不太理想。次年,四路的一位兰友找到了我,想要接手这株兰花,我分给他三株苗。半个月后,他将买到这株金奖寒兰的事情,告诉了绍兴新昌县著名的兰花选育大师陈江。陈江也希望我能将这株寒兰转手,当时我也分了他三苗,我自己则留下了两株老头苗。而这两株苗也在2012年至2013年间分给了其他兰友。
2012年,永康遭遇严寒,分出去的不少被冻死,但在新昌县陈江那里的三苗草却养得风生水起。在经历了这一切后,我们正式将这株寒兰命名为“凤凰”。之后的日子里,它竟然真的如同凤凰,涅槃重生,开得愈发热烈,先后获得了2015年浙江省永嘉县寒兰展特别金奖、2016年永嘉县金奖等奖项,成为兰花界能够传世的一株名品。
如今,我继承了父亲的兰园,并在西溪镇、象珠镇等地开设了几家花木场,收录了不少园艺绿植,逐渐将园艺爱好发展成为我的一项事业。每到一个新地方,我总会在那里放几盆兰花。每每驻足欣赏,我总能回忆起当年跟随父亲一起育兰的日子。而那株“凤凰”,就像我和父亲的一位老友,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它之间的故事。
记者旁白:
万物有灵,一花一木皆有情愫。一株小小的兰花可以承载无数养兰人的情感与守望。这正如吕镇剑所说,世界上的兰花没有一株是相同的,它们遗世独立,有时如老友,有时如伴侣。一株兰花,不仅仅蕴含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更是人类智慧与情感交融精心培育后的收获。
口述/吕镇剑 整理/融媒记者 胡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