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看点

时隔100多年
数度来永寻访

建德程氏子孙
圆了寻根梦

  时隔100多年

  数度来永寻访

  建德程氏子孙

  圆了寻根梦

  本报讯(融媒记者 胡东来) 近日,方岩镇独松村永延程公祠前,锣鼓声声,热闹非凡。永康程氏松和房宗亲会与松溪文化研究院携手在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共同庆祝杭州建德程氏宗亲在历经百年后,终于找到了魂牵梦绕的宗亲。

  活动现场,永康程氏松和房的宗亲们满怀热情,用最真挚的笑容和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建德宗亲的归来。他们向建德宗亲赠送了珍贵的和房家谱及程氏相关书籍,让这份家族的记忆得以传承。随后,一场庄重而神圣的祭祖仪式在永延程公祠前举行,宗亲们虔诚地缅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在温馨的欢迎宴会上,宗亲们欢聚一堂,共话家常。饭后,建德程氏宗亲们在永康程氏松和房宗亲的带领下,踏上了探访程樟金公祖居的旅程。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点点滴滴。

  据悉,程樟金祖籍方岩独松,家境贫寒。1907年夏,他的父亲带着他和胞弟程义长踏上了外出谋生的道路,最终在兰溪华南乡芝塘坞落脚定居,以打铁为生。然而,由于父亲是文盲,请来的管账人趁机卷款潜逃,导致家庭陷入困境。父亲因此焦虑成疾,不幸去世。程樟金在无奈之下,学了裁缝手艺谋生,而胞弟则靠打工为生。由于无依无靠,他们最终迁移到了杭州市建德市寿昌镇乌石村。在那里,程樟金娶妻生子,过上了平凡的生活。然而,胞弟却不幸被抓壮丁,从此音讯全无。程樟金在晚年留下遗文,告知子孙故乡的信息,以便他们溯源家谱。但由于遗文是用永康方言口述,由当地人记录,错字较多,信息差异大,给寻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程樟金的孙子曾两次来永康寻亲,但都因信息不准确而未能如愿。今年,程樟金的曾孙程涛在浙江程氏网上发帖询问有无永康独松人,得到了松溪文化研究院程兴齐的积极回应。两人通过微信取得联系,程涛将太公的遗文发给了程兴齐。经过仔细核对和深入研究,程兴齐确认他们就是永康独松人。于是,这场跨越百年的寻根之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5 建德程氏子孙
圆了寻根梦
2024-10-28 永康日报2024-10-2800006;永康日报2024-10-2800008 2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