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滞23年的寻访之旅
——一本老干部离休荣誉证引出的佳话
![]() |
迟滞23年的寻访之旅
——一本老干部离休荣誉证引出的佳话
这本老干部离休荣誉证,陪伴主人才14年,却跟随一位媒体人长达23载。
日前,这位媒体人即将退休,清理办公室物品时,拆开一个密闭大信封,忽然发现这本荣誉证。于是,尘封的记忆打开,迟滞23年的寻访开启,深埋的心愿得以了却。整个寻访过程曲折有趣,不失为一次致敬与感恩之旅。
这本荣誉证的主人叫金大兴,而这位媒体人正是笔者。
原市商业局干部金建华(左)和原市糖烟酒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金建华(右)合影
融媒记者 李智耿 摄
荣誉证是个谜 大信封是个宝
2001年9月的一天,笔者在办公室首次发现这本荣誉证,旋即向同事询问其来历,可回复都是“不知情”。作为科室负责人,笔者多了个心眼,遂将其装进一个大信封,并粘住口子,静候主人前来认领。
荣誉证显示,金大兴,1930年10月出生,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可谓共和国的奠基人之一。他长期在我市财税局工作,为人耿直,踏实肯干,广获好评,也是一位新中国的建设者。
当时,笔者有种猜想,荣誉证主人可能是志愿军老战士。2000年9月,笔者策划推出一个栏目《可爱的人 难忘的歌》,旨在报道健在的永康籍志愿军老战士那些精彩难忘的故事,持续几个月在《永康日报》丽州特刊上推出。
此栏目刊发后,得到许多老战士积极主动响应。这些当年最可爱的人,将珍藏的老照片,以及荣誉证、奖章等送到报社,供拍照配图。报道见报后,他们很快就会乐呵呵前来取回,很少出现上述实物滞留在报社的情况。
此后23年,笔者多次搬迁办公室。无论是在同一幢办公楼,还是两次随单位搬家,笔者都将这个大信封当作宝物而随迁、珍藏,期待早日物归原主。笔者深知,此证承载着老人一生的光荣与梦想,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理应得到珍视善存。
出乎意料的是,荣誉证主人金大兴不是志愿军老战士。据此推断,此证并非为配合上述栏目而送到报社。那么,它怎么会出现在笔者办公室,又是被谁带到报社来的?时隔23载,物是人非,此证来历估计已成难解之谜。
迟滞23年的寻访 压哨的职场谢幕
9月26日下午,23年后再次见到这本荣誉证,悔意、焦虑、感奋等情绪,瞬间涌上笔者心头,久久不能自已。
现在看来,笔者当年“荣誉证主人是志愿军老战士”的猜想,太过主观臆断,导致事与愿违,留下憾事。如果笔者当年就主动寻找,而不是坐等前来认领,或许荣誉证早已物归原主。如果不是笔者将其藏得太隐蔽,几次搬迁却没有被发现,加上被琐事裹挟,一拖再拖,也不至于退休前几天才仓促启动寻访,大大增加寻访的难度。更令笔者愧疚的是,23年来,久寻无着的荣誉证主人及其家人,该会多么的苦恼和遗憾啊!
笔者退休时间为9月29日,当时职场生涯仅剩三天半。“此番压哨寻访,能让荣誉证完璧归赵吗?”焦虑、无助情绪持续发酵升腾,恰似一个硕大的气球,压得笔者喘不过气来。唉,没承想,自己的职场谢幕方式竟然如此之“悲壮”!
就这样,捎上责任和心愿,怀揣致敬与感恩,迟滞23年的压哨寻访,在喜乐昂扬的75周年国庆氛围中出发、推进。
找到两个金建华 锁定目标费周折
“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策。”笔者借助政府资源,挖掘人脉资源,各种寻访手段齐头并进,火力全开。得知笔者的寻访目的,被求助者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出对荣誉证主人的尊崇之情。
——9月26日下午,原市财税局退休老同志反馈,金大兴早已于2002年7月去世,他妻子去年离开人世,其子女情况则不详。
——9月27日上午,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老干部科科长李绚娅,不厌其烦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了解相关线索。她说,金大兴有个儿子叫金建华,曾任职原市糖烟酒公司。
——9月27日上午,市财政局人事教育科科长沈露露,费尽周折陆续提供有效线索,并发给笔者金大兴生前的家庭住址。当日下午,笔者前往该地址敲门打听,却无人应答。
——9月27日上午,市国资办党委委员、副主任王新格热心地为笔者找出原市商业局金建华的手机短号。
各路信息纷至沓来,笔者如获至宝。梳理上述反馈信息后,笔者发现:金建华这个名字,竟有俩人与之对应。那么,哪个金建华,才是金大兴的儿子,才是那本荣誉证的继承人?
见面彼此叫“老同” 30多年首次合影
笔者采用排除法,锁定其中一个。
9月27日上午,笔者打通了王新格提供的金建华手机。对方得知笔者的用意后,十分耐心地回答说,他父亲不是离休干部。正当笔者有些失望之际,孰料他主动热情地说,他与原市糖烟酒公司金建华认识30多年,乐意找出其手机号码,便于笔者联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一天傍晚,笔者迫不及待与原市糖烟酒公司金建华通上电话,并证实了其身份信息,他就是金大兴儿子金建华!笔者大喜过望之余,灵机一动,郑重邀请他隔天上午做客广电广场,与另一名金建华一道接受采访。
时间一到,他俩应约而至,感人的氛围感瞬间拉满:刚一见面,就迫切地异口同声叫唤“老同”,握手,拍肩,说笑,亲密无间。老同者,同名同姓之谓也。漫漫人生路,芸芸众生中,有此独特际遇的,能有几人?一旁记者用相机定格了这一难得的温馨一幕。
俗话说,“缘分天注定,缘由说不清。”30多年前,他俩殊途同归在我市商业系统工作。原市商业局的金建华,1989年从市职技校考入政府系统,被安排到市商业局工作,后下派到百货公司担任总经理。他现任明珠建设集团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另一名金建华则一直在原市糖烟酒公司工作,曾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他俩同名同姓同系统,由此爆出了诸多生活工作上的奇闻趣事,愈加增进了彼此的情谊。
无意之中,笔者此番寻访之旅,又为他俩的人生奇趣添上了特殊的一笔。就在广电广场,他俩拍下了30多年来的首张双人照。
嘹亮国歌声中,耀眼国旗红里,三天半满负荷的寻访之旅,结局还算圆满。究其因,三个关键词“老干部离休荣誉证”“国庆”“建华”浑然天成,建构起了一种“致敬与感恩”的情绪链。正是在其驱动下,整个寻访过程高效运转,如有神助。而这种“神”,不正是天道人心吗?
通讯员 何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