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扇嗡嗡
笔锋沙沙
电扇嗡嗡
笔锋沙沙
□丁耀明
炎热夏日,海天云蒸。江南暑气袭人,就像热气腾腾的蒸气,让人热不可耐。
好在浙江省各级县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在各所学校相继推进“空调进教室”工程。不久前,我走访几所学校,只见学生学习主阵地——教室,轻柔清风赶走夏日暑气,冷空气轻轻滑过师生们的肌肤,带来丝丝惬意的凉爽。
学校早已在每个教室安装了五把吊扇。讲台顶上有一把吊扇不停地转动,宛如一朵温柔的花瓣,缓缓摇摆,带来恬静的氛围。那是为老师讲课解暑气,让老师心无旁骛专心上课。
另外四把吊扇有规律地安装在四个点,让空气加速流通。温柔的旋律从吊扇上传来,带走了教室的闷热。
教室里的五把吊扇从上学开到放学,它们是防暑降温主力军,像一个个舞蹈者,旋转时发出优雅的旋律,让师生共享电器带来的凉爽。
手扇也在积极发挥调节气温辅助作用。室外烈日炎炎似火烧,室内热得受不了,一扇在手,诚能纳凉降暑。有各种扇子的帮衬,学生们仍然孜孜不倦认真上课、做作业、看书、复习、考试。他们相信老师用“人定胜天”鼓励自己。
夏天的教室,吊扇正在嗡嗡作响。黑板上的公式和文字像是有生命般熠熠生辉。讲台上的老师解说得生动有趣,座位上的学生们听得兴致盎然。悠扬的蝉鸣声伴随着知识的洪流,为教室带来了凉爽。炎热的气温仿佛被师生们的热情所感染,瞬间变得微不足道。
扇子发出的声音犹如轻柔的乐章,令人心情舒畅,仿佛置身于凉爽的清风之中。
在吊扇的急风配合下,水洒到地面后会蒸发而吸热,降低周围的温度,从而使人感到凉快。酷暑夏日,能够捧上许多水为师生们服务,是每个人求之不得而喜欢做的好事。
有老师上课和学生聊聊唐代诗人白居易,主要是他在大约1200年前,写过一首防暑降温的诗。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首诗容易理解。后人总结为5个字:“心静自然凉”。
老师教导学生,心静了,是一种冷静的表现,心中自然有不一样的清凉风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校园的夏天是酷热的,更是美丽的。学生们的性格、爱好、追求和取得的成绩,相互碰撞,生发出灿烂火花。
师生们在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战高温,没有懊恼和怨恨。炎炎夏天让他们感受到气候透亮晴明,感受到学习成就希望,感受到情谊珍贵无价,那是永远难忘的深刻回忆!
吊扇的转动就像是希望的象征,给人们带来了清凉的慰藉,让学习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记得在2019年6月3日,我到某高中参观学习,校领导富有诗情画意地对我说:夏天是收获季节,高三学生冲刺人生大考——“高考”,他们的笔锋坚定有力,用斐然成绩创造未来;高一、高二学生奔向追求梦想考试——“学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他们的笔锋轻盈飘逸,用累累硕果迈向辉煌!
这些都好像是昨天的事。吊扇如同自由的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盘旋,送来抚人凉风。师生们憧憬着美好的教学环境,多措并举,给教室消暑降温,让夏天成为提振他们精气神的温馨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