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科普

返工途中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返工途中

  警惕经济舱

  综合征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过了正月十五,闹了元宵,春节才算圆满落幕,可以收拾行囊,启程返工,开始新一年的忙碌与打拼了。

  然而,就在这新年伊始,人在旅途时,却有媒体报道,有多人因为连续坐车时间在20-30小时,导致急性肺栓塞(又称“经济舱综合征”)而不幸身亡。这让大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杭州市拱墅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医师黄斌也发出紧急提醒:返工途中,不能过长时间久坐,需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顾名思义,是指人们由于长时间乘坐飞机,静坐在狭窄而活动受限的空间内,导致双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瘀滞,从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或肺栓塞,这在医学上又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事实上,经济舱综合征并非只和乘坐飞机经济舱有关。日常生活中,许多需要长时间静坐的场景,都是经济舱综合征的“潜伏”之处,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它盯上。比如长时间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如火车、汽车以及长途自驾等;长时间伏案工作、打麻将、长期卧床等。这些行为都会引起下肢静脉血流缓慢、组织缺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产生凝血酶积聚从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到肺动脉就会引起肺栓塞。

  肺栓塞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心动过速,咯血、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或晕厥等。更可怕的是,这些临床症状很容易因误诊和漏诊,被认为是其他情况,进而导致该疾病可以从无症状迅速发展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发生猝死。

  据悉,每静坐一个小时,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10%;静坐90分钟,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会降低50%。黄斌说,返工途中预防经济舱综合征,可以使用多种“经济型”预防措施。

  1.水分补充。每小时最好少量多次补水200ml左右,这样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不需要昂贵的饮品,避免酒精及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只需饮用水、凉白开即可。

  2.脚的运动。静坐时不要跷二郎腿,避免压迫肌肉关节。每小时要做脚部运动5分钟,包括绷直脚趾、勾起脚尖的屈伸运动,以及踝关节环绕运动等。可适当按摩小腿。

  3.定时起身。不管是坐车还是自驾,都应做到每隔2-3小时,在确保停车安全的情况下,下车活动肢体。乘坐飞机时则应适时、定时起身活动,如站立时踮踮脚尖、旋转活动膝关节等。

  黄斌也进一步提醒,通过医学评估,有凝血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在长途出行时提前做好预防,比如穿医用弹力袜,必要时遵医嘱采用药物预防。一旦在旅途中出现单下肢的突然肿胀,应尽快平卧或使用担架前往医院就诊。同时,注意避免局部按摩、揉搓以及行走等,以免造成血栓脱落进入右心房以及肺动脉,引起严重的栓塞,危及生命。

  本版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科普 00005 返工途中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2024-02-27 21733770 2 2024年02月27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