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看点

“《永康日报》助我儿子成才”

忠实读者感叹,多年读报生活让她收获满满

  “《永康日报》助我儿子成才”

  忠实读者感叹,多年读报生活让她收获满满

  在无数读者的陪伴下,《永康日报》从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多少个日日夜夜,本报采编人员始终不改初心,用心服务读者,吸引了一批批忠实粉丝。方岩镇独松村的应碧映就是其中一员。1月2日,记者听应碧映讲述她与《永康日报》结缘的故事,还有对本报的美好祝福与殷殷期盼。

  微信扫码订阅

  应碧映在阅读《永康日报》

  一天不看报就难受

  “一天不看报,就像没吃饭一样难受。无论多晚,我都要把当天的报纸读完。”今年54岁的应碧映一边翻阅《永康日报》,一边笑着告诉记者。在她家的办公桌一侧,还放着一本厚厚的剪报本。在多年读报的过程中,只要看到有纪念意义的文章,应碧映都会进行剪报收藏。

  应碧映说,具体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永康日报》,她也记不清了。反正从农村责任田分包到户,她家就开始订阅报纸。当时读报是为了在报纸上学习农技知识,达到养家糊口的目的。从此,应碧映就开始了她的读报生活。

  在与应碧映聊天时,记者翻看了一张已经泛黄的旧报纸,这是一张2005年6月20日出版的报纸。应碧映说,这张《永康日报》,她珍藏了近20年。

  在这张报纸上,刊登着应碧映儿子“小学组软笔书法三等奖”获奖作品。为了激发儿子学习书法的热情,她特意收藏,并视为“家宝”。应碧映经常会拿出来翻看,感觉十分开心。令她遗憾的是, 因为一次次整理物件,一次次搬动,她苦心珍藏的报纸,不慎丢失大部分。目前,家里只留下一小部分旧报纸。

  “这一叠是2021年的,这一小叠是2022年上半年的……”面对一张张不同日期的报纸,应碧映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永报助力儿子成长

  谈起《永康日报》的版面内容,应碧映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既有新闻性,又有艺术性。对我来说,阅读就是一种享受,又能在报纸中学到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

  2010年,应碧映的儿子正处于初中升高中的青春叛逆期,这令她十分头疼。刚好,《永康日报》推出了胡存杰的教育专栏,《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和学校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文章,引起了应碧映的关注。

  为了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型家庭氛围,应碧映针对教育专栏推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判断出儿子是属内向慧才型,应以赏识教育为主进行教育。这个专栏,对她的家庭教育引导起了很大的作用。“孩子犯错没关系,犯错就是在成长,引导孩子知错能改,德能莫望……”这些理念都深深印入应碧映的脑海,直至落实执行。

  “感谢《永康日报》助我儿子成才!”应碧映感激地说。2013年,应碧映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专业的儿子,需要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公司实习。

  有一天,应碧映无意中在《永康日报》上看到,永康本土一家工业设计公司招聘了好多意大利设计师的信息。她欣喜若狂地让儿子联系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后来,她的儿子顺利进入该公司实习,零距离接触意大利的真实语境。

  实习期间,应碧映的儿子表现突出。上大三时,他有幸公派留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进修。“如果我不订阅《永康日报》,也没有阅读报纸的习惯,哪有这等好事发生在我家!”应碧映开心地说。这些年的读报生活,让应碧映收获满满。

  “永康人就要读永康的报纸。《永康日报》接地气,每天的新闻新鲜又耐读。”应碧映说,她是《永康日报》的忠实读者,会一直坚持读下去,希望《永康日报》越办越好,继续带给读者更多更好的新闻。

  融媒记者 吕晨曦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5 “《永康日报》助我儿子成才” 2023-01-07 永康日报2023-01-0700007;永康日报2023-01-0700010;永康日报2023-01-0700009;永康日报2023-01-0700011;永康日报2023-01-0700012;永康日报2023-01-0700013;永康日报2023-01-0700014;永康日报2023-01-0700017 2 2023年01月07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