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岁阿婆爱编篮
融融暖意润邻里
20年送出几百只手编篮
□融媒记者 马忆玲
在前仓镇世彰村的文化礼堂里,记者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弓着背,专注地在修剪塑料编织带,她的脚边还堆着一小篮工具,以及一捆捆绿色的带子。这位老人叫朱兰芬,今年已经100岁了。
老人还未注意到记者走近,旁边驻足观看的村民率先开口了:“趁着天气好,兰芬阿婆坐在这里编篮子。你别看她年纪大了,手可巧着呢!”据了解,朱阿婆年轻时是名裁缝,后来年纪大了,在家里闲不住,80岁那年,她开始自学编篮子,没想到一编就是20来年。
“我编的篮子不是拿来卖的。”朱阿婆一边埋头干活,一边念叨着这句话。原来,朱阿婆编好的篮子通通都免费送给了村民。有人收了篮子不好意思,偏要塞钱给她,她反倒不乐意;也有人看她的篮子编得好,想向她多买几只,她总是一撇嘴摇摇头:“你如果要,我送给你。你如果要花钱买,我就不做了。”
这位百岁老人编织的篮子,手工精细,扎实耐用,成了“香饽饽”。如果你在世彰村的大街小巷,看到有人提着一只绿油油的编织篮,大概率就是朱阿婆的作品。村民章同心说,他家有一只朱阿婆多年前送的篮子,如今还天天用。“带去摘菜、打饭都方便,她编织的篮子比市面上买的塑料篮都要牢固,用了这么多年也没损坏。”20年来,朱阿婆的手编篮已经送出了好几百只,大家都很珍惜这只暖心、吉祥的篮子。
从闲聊中,记者得知朱阿婆的两个儿子都住在城区,她独自住在村里。为了方便照料,儿子们也曾多次提出要接朱阿婆到城里生活,但是她一直不同意,“我妈觉得住在村里跟邻居走得近,闲着没事就做做篮子,这种日子更舒服。”
朱阿婆的二儿子李永星说,母亲的手脚灵活度已大不如前,家人一直很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也为此劝阻过她。但朱阿婆却很坚决地说:“我要趁现在还有一点力气,多做一些篮子送给街坊邻里,看到大家喜欢我做的篮子,我很高兴。以后只要有人需要,我都会帮忙做。”
朱兰芬老人在编织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