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新闻

文章导航

  借智“最强大脑”

  促进“科企联姻”

  市科协牵线搭桥

  助企创新发展

  □融媒首席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姚教授,还需要科协做什么工作,请及时提出来。”连日来,市科协工作人员与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姚献平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跟踪合作项目推进情况。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1“科创中国·智汇丽州”系列活动暨“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永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杭州市化工研究院与永康市振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浙江省生物基全降解及纳米材料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永康)项目合作协议,双方还签订了海外院士工作站建站合作协议,合作开发降解农用地膜和降解垃圾袋、降解购物袋、降解无纺布袋等降解环保产品。

  作为一名从永康走出去的专家,姚献平始终关注家乡发展,也一直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家乡的产业。“永康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创业基因和创新精神,永康有着科研成果转化最肥沃的土壤。”姚献平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保持与家乡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团队技术优势和永康产业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像姚献平一样,在市科协的牵线搭桥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向永康,向我市伸出“橄榄枝”,寻求更多合作机会。从事飞机寿命与结构可靠性研究40余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机学会名誉理事长闫楚良,就十分看好将结构可靠性研究成果“嫁接”到永康五金产业的前景。“与飞机一样,产品使用的材料、结构不同,最终的使用寿命也不尽相同。”闫楚良表示,永康发达的五金产业,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希望能够加强与永康的交流互动,让更多研究成果在永康落地生根,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导技术专家王兴治与永康已有过多次接触,这也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只有了解得更深入,才能精准把握彼此的需求。”在王兴治看来,永康不仅名声在外,而且创新能力强,希望与永康保持密切联系,在立足双方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合作机会。

  近年来,市科协立足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企业专家牵线搭桥,促进“科企联姻”。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16人,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金华市级院士工作站12家。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0002 2021-06-17 永康日报2021-06-1700009 2 2021年06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