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西津吟风

文章导航

  莫将“紫微路”

  写成“紫薇路”

  □徐杲

  紫微路修建于二十世纪末,是永康城区贯穿南北的一条重要街道。然而,有不少人往往把“紫微路”写成“紫薇路”,紫微路两侧也开有不少冠名为“紫薇……店”的店铺。其实,紫微路不是紫薇路,把紫微路写成紫薇路是写错的,现将有关缘故作一介绍。

  紫微路傍名于路中段的紫微园。紫微园,又称百可园,原为永康明代重臣王崇住宅的后花园。王崇,字仲德,号麓泉,与状元罗洪先、榜眼程文德同为明嘉靖八年进士。

  王崇历任给事郎中、布政史、都御史、御史中丞、兵部侍郎,以大司马致仕(所以,他的住宅通往旧永康县城主街道的弄堂称为大司马巷,简称大司巷,巷中小学叫大司巷小学)。

  王崇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他曾任云、贵、川三省总督,统帅诸军,为巩固明朝西南边防立下汗马功劳,晚年致仕(退休)后回归永康,以紫微湖(塘)为依托,营造百可园,作为休闲、避暑、会友、住宿的场所。过了很多年以后,王崇旧宅已不复存在,变为散乱的民房。

  二十世纪末,市委、市政府实施旧城改造的第一期工程,将重建紫微园和仿明清步行街工程列入规划,并组织实施。

  2002年,紫微园一期工程完工,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等人曾到紫微园参观考察,对紫微园重建给了很高评价。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及需要,紫微园西侧修建了贯通南北的街道。顺理成章,这条街道就定名为紫微路,途中的跨江大桥,取名为紫微桥。

  那么,为什么王崇当年会把自己的后花园称之为紫微园呢?

  据当时的市司法局退休干部胡春鸿先生考证,这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紫气东来”的典故。典故称,中国古代凡是有神仙降临,紫微星就会高照,就会有紫色的云彩降临,又说,帝王周围,往往也会有淡淡的紫色之气。所以,紫色是一种很高贵、吉祥的颜色,以紫色(气)命名,带有对平安吉祥的期盼和象征高贵的含义。

  而紫薇是什么呢?据《新华字典》介绍,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俗名百日红,是一种落叶小乔木,一般高3米至6米,叶呈椭圆形,夏季开花,花有淡红色、白色数种。由此可见,紫微路定名,原因来自前者,而不是后者。市政府对这条路的定名,就是紫微路,而不是紫薇路。恳请有关市民,不要再写错了。


永康日报 西津吟风 00014 2019-01-09 永康日报2019-01-0900011;永康日报2019-01-0900012;永康日报2019-01-0900013;永康日报2019-01-0900008 2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