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调研现代农业时强调
转型升级发展精品特色农业
□首席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3日,市委书记金政赴前仓镇、芝英镇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进一步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副市长胡增强参加调研。
过去,人们总是拿“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农民“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辛劳,现如今,“面朝黄土背朝天”更多地成了一种情怀,由“农民”到“农创客”,依然坚守在农业领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这种情怀,让养了近20年鸽子的陈巧时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还积极创建了省级美丽生态牧场。于是,超时生态种养殖农庄在省内同行业不仅技术处于前列、养殖规模最大,还对接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秀梵,成立了我市农业领域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这种情怀,也让80后孙灵娟不做名企高管做起新型农民,以工业的模式,发展项目合作。于是,一朵小小的藏红花,成为方园农业科技与农户、与大学生技术员之间的纽带,建立起从育苗、种植到采收、加工、包装销售的全业务流程管理追溯系统,走上了品牌化、效益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农业,任何时候,我们也不会放松农业。你们发展到现有规模,有创新、有实效,很不容易。”在实地考察超时生态种养殖农庄、方园农业科技等企业之后,金政对他们的做法表示肯定。他指出,要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从粗放式经营转到数量质量并重的质量效益型发展上来,引导农业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更加注重提高竞争力,更加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更加注重可持续,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金政强调,要围绕产业发展和现实需求,突出重点,着力在培植龙头企业、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做精做强时尚农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大户的政策支持,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打造农业领域的隐形冠军;要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有效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融资难题;要引导、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