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在调研美丽乡村及生态廊道建设时强调
串点成线 打造景观带文化带产业带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26日上午,市委书记金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调研我市美丽乡村及生态廊道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充分挖掘沿线优势资源,以秀美山川为脉,以河道绿道为廊,以产业经济为带,把镶嵌在丽州大地上的美丽乡村、生态湿地、绿色田园以及现代园区串点成线,打造成为展示永康靓丽形象和发展成果的景观带文化带产业带。市委副书记范晓东参加调研。
以江南街道白垤里村为起点,通过绿道,溯溪而上,途经石柱、前仓多个村庄,直至前仓镇后吴村,沿途多为生态美景,碧空如洗,远山如黛,满目葱茏,山、水、田、林串联起城乡的多姿,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生活画卷。夹杂在美景中的,也有一丝“不和谐”,比如河边破败的厂房,还有青山白化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
对于现状,相关镇街和部门既有改造行动,也有提升计划。石柱镇在规划建设湿地公园的同时,还将通过小微企业园项目改造新店等村的9万多平方米低效厂房,引入更多好项目,实现生态发展。前仓镇后吴村也要对村口进行改造,亮出特色文化标识,带给人“眼前一亮”的后吴特色。
这些改造自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使然。前仓镇大陈村着眼发展美丽经济,民宿“一铺难求”,最近又增加了200余个床位,村里还有计划打造“水街”,进一步丰富业态,吸引更多游客。类似前仓镇大陈村,我市不少农村借由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华丽转身”。“既要有情怀,也要有情调,要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在大陈村,金政说,古朴村落发展美丽经济,要避免过多且直白的商业模式,要把内容与文化装进项目里,让商业与生活相融。
“要通过生态廊道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串点成线,连片带面,推动全域发展。”金政指出,生态廊道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分段快速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把生态廊道建设成为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公共服务的长廊,打造山水林田湖和美丽乡村的生命共同体,串起散落的景致和风光,推动全域美丽,实现生态更美好、生活上品质、生产能发展,更显生机盎然。
金政强调,美丽乡村和生态廊道建设都要因地制宜,必须注重实效,注重内容,注重融合,重点做好拆违、清河、绿堤、建园、净田、彩林和连通绿道等工作,凸显自然和野趣,在保护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把美丽乡村及生态廊道建设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治危拆违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联动推进,与周边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撬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金政指出,美丽乡村及生态廊道建设,既要明确目标,倒排计划,也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避免急于求成和铺张浪费;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让全市人民成为美丽乡村及生态廊道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更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