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美食吃货

文章导航

  古山老店砂锅

  “

  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字号,它陪伴你成长,承载了不一样的回忆。数十年来,还是熟悉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永康一周美食版寻找你身边或你所熟知的30年前的老店(限餐饮)。

  之30年老店系列

  土生土长的古山镇人,都知道位于华溪东路262号的砂锅小店,无论你什么时候来,这里都座无虚席。而且大部分吃货都是经朋友推荐,慕名而来的。

  镇里的第一家砂锅店

  80年代,古山镇上还没有砂锅店,胡近红就想着在镇上开家砂锅店也不错,于是就和表妹一起去市区学习如何烹饪大火锅。在那时,砂锅是稀罕玩意儿,炉子和砂锅在永城都买不到。为此,胡近红还特地跑到义乌买砂锅和碗,并且花五百元专门找人定制了六个孔烧砂锅的炉子。

  就这样,胡近红在古山镇利明桥头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架起了定制得笨重的炉子,卖起了砂锅。“因为是第一家砂锅店,而且大家觉得我们的炉子很特别,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围观。”胡近红说,她们家的砂锅汤清不油腻,水饺面条都是纯手工制作,一开张就大受欢迎,就连到芝英赶集的人都会特地过来品尝一碗砂锅水饺。

  由于生意火爆,胡近红晚上睡在棚子里,早上三四点就起床。店里人手不够时,还会喊上开拖拉机的丈夫过来帮忙。

  店铺变了,口碑没有变

  “原本开在利明桥头,后来也搬过信用社隔壁,到现在的位置,已经换了好几个地方。但是老客户还是会找上门。”胡近红说,来店里吃的都是老顾客,就为了这独一口的水饺砂锅,有人特意从芝英、方岩、城区等地赶过来,甚至有些是定居杭州的永康人,一回到永康就要来吃一碗水饺砂锅。还有不少人是随着朋友来,吃一次就记住了,于是朋友带朋友,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时隔多年,虽然小店地址变了,并从路边摊变成了店铺。但小店砂锅的美食还是和原来一样,依然是古山镇的人心里最惦记的味道。

  老店的底汤是用骨头现熬的,汤里用到的调料就是简单的清水和盐,水饺的肉馅都是现吃现包,这些三十年来都不曾变过。而且她们习惯当天卖不掉的汤底一律倒掉,决不会因为节省成本而影响砂锅的口感。“我们家很多客人都是吃着我砂锅长大,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胡近红说。

  午后,吃砂锅的人依然不少,胡近红和女儿在干净的后厨从容的忙碌着。红彤彤的火炉前,一碗碗砂锅冒着泡,在滚烫中逐渐烧熟,滋滋作响的唱歌,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不管世事变迁,胡近红一直坚持着自己开店时候的初心。现在,胡近红的儿子在世雅开了一家分店。“只要大家还喜欢吃,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即使我不继续做下去了,我也会让我的儿子和女儿把它传承下去。”胡近红说。

  文/吕晓婷


永康日报 美食吃货 00014 2017-05-19 永康日报2017-05-1900006;永康日报2017-05-1900010;永康日报2017-05-1900009;57213;57211;57215;永康日报2017-05-1900008;永康日报2017-05-1900011;57238;永康日报2017-05-1900007 2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