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传统照相馆难寻觅 网上冲印成新潮
微信书一键定制朋友圈私人时光
一张照片,定格美好瞬间。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照相也变得稀松平常。如今,上个世纪流行的充满历史色彩的相册集早已落灰成为 “老古董”,在顺应市场发展的前景中,这个行业正在迈向转型和更细分的路上。
□记者 应柳依
现象
传统洗印时代变迁风光不再
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胡阿姨说起照片的变革很是感慨:“以前大多数百姓家中的白墙上都挂着贴满照片的镜框,或是将照片夹在桌上的透明玻璃下面以作留念,现在这种胶卷老照片冲洗越来越少了。”
正如胡阿姨所说,随着数码相机、手机照相功能的提升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昔日红火的传统洗印行业,如今已风光不再。越来越少的市民选择去照相馆冲洗照片。日前,记者走访了城区几家传统照相馆,业内人士一致反映,如今顾客拍照是常事,但拍出的照片洗不洗出来,倒显得不那么计较了。
“估计真正洗出的只有拍照时的20%-30%,大多客人只要求拷贝。”从事婚纱摄影行业的工作人员田甜介绍,拍照并要求冲洗的大多数是婚纱照、写真或是一些有特殊用途的证件照,市民平时来店洗生活照的已越来越少。
原因
受到数量价格制约成本过高
“拍的照片那么多,如果都洗出来费用太高。”拍照达人王静谈到冲洗照片,一脸心疼地表示,虽然照片如今并非什么稀罕物,但大多数市民不洗的原因,有不少是认为冲洗价格不便宜,仅作存储显得更为划算。
记者发现,现在洗印一张6寸的照片,价格基本在1元到2元之间,在大型照相馆,洗一张照片则更贵。究其原因,不乏是如今因为摄影、冲洗设备器械越来越先进,在成本变高的同时普及率反而下降,自然洗照片就贵了起来。
不少年长的市民表示,小时候洗照片,是因为没有其它途径储存照片,必须洗出来,因为那时普遍使用的都是胶卷照相机,不冲洗无法看到影像,而且拍摄数量也不多,所以花费不会过大。“现在照相这么简单,随便一个手机都可以拍摄,把照片存在电脑里不仅无需花费,照片也不会泛黄变色,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把它发到网络上,第一时间跟朋友们分享。”王静说。
出路一
提升服务自助冲印更显灵活
照相多了,又不洗出来,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市民懒得特意去照相馆冲洗。随着科技的进步,胶片已逐渐淡出公众生活,以洗照片为主的传统照相馆也日渐减少,剩下的一些通常门面不大,蜗居在高楼大厦间颇不显眼。
在科技不发达的以前,人们选择把生活细节记录在纸上,而如今,电脑、相机、智能手机的发展使文字,图片、视频亦或是其他具象物也成了保留记忆碎片的好方法,能够更快捷更方便更生动地呈现。
“前几天朋友给我介绍了一家能够微信下单自助冲洗照片的店,用手机一传,等洗好了再过去拿或送上门,十分便利。”市民程丽娟说的是一家名为天使爱乐园摄影工作室的微店。该店负责人李女士表示,为迎合大众的需求,方便用户,两年前,她们推出了该模式。
“反响很不错,现在我们不仅有自助洗印服务,还承接相册、抱枕、照片墙、胎毛加工等定制。”李女士认为,照相馆转型,主要是人流量的分配和消费心理的变化,让洗印变得越来越简单,而衍生产品则不断增加。
出路二
细分市场推出功能型微信书
“我们店里的一款产品卖得挺好,能把微信朋友圈的照片加文字打印出来,并装订成册,作为一种纪念。”ninikoo私人印画负责人胡宁宁表示,现在大家使用微信比较频繁,一些生活照或者人生感悟都会放在朋友圈,而微信书就是能够把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整理出来,并进行版面和照片合理地编排,最终印刷成一本私人定制的书籍(见上图)。
“有些人会觉得做微信书无意义,但在我看来,这不仅是留住时光的小举动,还能给生活带来感动,这些记录在将来某一天再次翻看时,就会被触动,产生共鸣。”胡宁宁说,我市也有不少市民有此想法,所以微信书深受消费者青睐。
据了解,微信书的定价分为三档,经济版每张0.6元、文艺版每张1元、精装版每张1.5元,一本书原则上不超过240页,定制者大多数是做成宝宝成长语录,作为送给儿女的礼物。
除了有文字和照片的保留,微信书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朋友圈的小视频可制成二维码放入微信书,一扫便能看到灵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