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12项国际与国家级发明比赛大奖,62项国家专利
明珠学校科技创新谱写教改新篇
□记者 陈爱姝 李梦楚
本报讯 14日,2016AYIE亚洲国际青少年发明比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落下帷幕,明珠学校学生姚童仪、俞榜圣的发明项目“太阳能保温新型花盆”,学生李晟文的发明项目“一种方便观察的新型钓鱼浮漂”,学生吕彦静的发明项目“新型木糖醇盒”分别获得1金1银1铜的好成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位学生的参赛作品构思巧妙,件件重在解决生活中普遍存在且困扰市民的问题:“太阳能保温新型花盆”可吸收太阳能使水温升高,保证花卉根部达到适宜温度,花盆上设有透光保温罩,避免植物叶子冻伤;“一种方便观察的新型钓鱼浮漂”巧妙加装吸管尾漂,方便观察鱼儿咬钩情况,使新手也能快速掌握钓鱼技巧,它还可以灵活调节浮漂自重,以便钓到不同水层的鱼;“新型木糖醇盒”既能装木糖醇,又能分装已嚼食过的木糖醇废弃物,便于废物收集管理。
令人惊叹的是明珠学校的学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已多次在科技创新赛场上大放光彩。从2015年8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2015IYIC国际青少年发明大赛、10月在我市举办的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2月在台湾举办的第2届KIDE高雄国际发明创新大赛,到今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2016AYIE亚洲国际青少年发明大赛,该校已连续四次强势登上国家级、世界级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的舞台,斩获5金5银2铜共计12项大奖,成为科技创新赛场上当之无愧的赢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近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早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那么,明珠学校又是如何将校园当作科技创新主战场,如何着眼未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呢?校长陈子文说:“明珠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引领每一个孩子走向幸福’。学校不应只是简单地灌输课本知识,而应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要素和学校的核心工作。明珠学校瞄准科技创新,放眼国际赛场,希望通过各项科技创新课程与赛事让学生收获成就感,找到幸福成长的动力和奋斗目标。”
自去年8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明以来,明珠学校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创客培育体系,即“四个一”创客课程:一个理念,倡导“人人都是创客”,鼓励学生创新;一支队伍,打造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本教材,开发了训练思维的“数学发明法”教材;一个训练营,开设“创客训练营”,组织集中培训。
据了解,明珠学校“创客中心”已基本建好,比特实验室也已经进行首次授课。“创客中心”开放后,更多学生加入了科技创新队伍,成为“小创客”。除了参加全国乃至世界级的发明比赛屡屡获奖外,该校学生还成功申请了62项国家专利。感应照孔门把手、多功能雨伞、笔帽防丢型笔……这些发明均出自该校学生之手,不少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
该校科技创新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2016年浙江省模型无线电运动协会年会指定明珠学校为全省8家青少年模型网络教育竞赛活动定点单位之一,即将在我市举办的浙江省青少年网络模型竞赛(永康赛区)也指定明珠学校为定点单位。这与该校科技创新理念和创新成果密不可分。
明珠学校的创新,还体现在教育教学上。为放大课堂育人功能,该校创设了独具特色的“811幸福课堂”,目前正在初一、初二和高一年级全力推进,通过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展示点评、拓展延伸、当堂检测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大大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明珠学校正在这条教改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而明珠的学生,也将会越来越感受到这一教改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