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唐先卫生院试点绩效工资改革

  干多干少不一样

  收入和成本挂钩

  □记者 陈晓苏

  15日,唐先卫生院输液室护士潘美丽给病人打完针后,习惯性地在注射单上签了个时间。“等到下班前,会有同事收走这些单子,再一一累计,记录我们今天的工作量。”潘美丽说,这一变化源自去年5月起,无论是肌肉注射、雾化还是皮试,任何项目都必须记录在册。有职工说,现在上班就跟做点件的活一样。

  如果说给病人注射是点件活,那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就是点件活里对产品成品质量的要求。潘美丽口中的变化正是因为唐先卫生院成为我市深化基层医疗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试点卫生院。快一年时间过去了,唐先卫生院院长胡勇军说,改革成效相当明显。

  在常人看来,绩效工资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唐先卫生院也不例外。各科室根据科室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本着绩效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二次分配。在确保质量前提下,个人绩效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打破了以往受奖励性绩效总量的限制而不能随着业务的提高而增长的惯性,“新人”收入也有了超越“老人”的可能。去年,该院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薪酬分配差距在1倍左右。

  “加大考核的杠杆作用,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也就实现了促进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的最终目的。”胡勇军更愿意把绩效工资改革称为“成本控制管理”,因为不仅要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还要尽量降低医院的成本开支,体现“做大蛋糕增总量,分好蛋糕激活力”的意图。

  为此,医院将科室成本列入绩效考核范畴,设立了水电、医技耗材、办公开支、电脑通信等成本控制指标,每项指标专人负责,每月动态监测,根据业务收支及工作量计算绩效工资。也就是说,在唐先卫生院,办公耗材也跟职工的收入挂钩。“比如像放射科,每天的业务量与耗材登记都要进行比对;护理部则会按照工作量计算所需耗材;总值班还会对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行为进行督查。”胡勇军说,这样一来,员工基本都能自觉控制可控成本,像检验科,试行成本控制的7个月时间里,检验材料成本同比节约近12.5万元。

  成本省下来了,业务量却增加了。2015年,该院门诊人次达13.8万人,同比增长23.8%;住院人次414人,同比增长57.4%,业务收入1180万元,同比增长32.6%。而今年1月1日至3月15日,该院已实现业务收入超25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1%。

  这就是绩效工资改革的成效。为了做大蛋糕总量,各科室积极推出优化举措,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检验科在原周二、四、日开展生化项目基础上,拓展到每日开展生化项目检验,中午还安排人值班;放射科和B超室每天中午都确保有人在医院留守;住院部改进排班制度,实现24小时有医护人员专人值班,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业务量增加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市卫生局局长王福明看来,唐先卫生院的试点大大提升了该区域基层首诊率,对我市分级诊疗架构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6-03-19 永康日报2016-03-1900015;25456 2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