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大家说吧

文章导航

  给孩子多一点心目中的“美丽”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国荣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二元结构体制破局,呈现在未来农村孩子们面前的美丽校园,不但可以像应建华校长说的,“农村和城区学校可以一个样”,而且还可以超越城市。

  春暖花开,过完一个寒假的孩子们笑靥如花,迎接新学期的开始。没有华丽的舞台,有的是呼呼作响的山风,中山小学的开学典礼别具一格,就五(1)班学生施灵慧和她的21个小伙伴的一个《喜庆年》舞蹈,展示在全校师生和家长面前(详见本报3月2日2版)。好!妙!

  好就好在,中山小学的开学典礼打破常规,改变了传统模式,很有创新意识。以往,很多学校的开学典礼大多形式大于内容,往往是校领导讲话,师生和家长代表上台发言,表彰上学期优秀学生等,显得比较机械与程式,也比较空洞,对其中一些“说教”,学生们根本听不进去,也就失去了新学期“第一课”的意义。

  妙就妙在,这样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首先突出了学生的主角地位。学校教书育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用学生苦练获得的成果去激励学生,把这个在全市中小学生舞蹈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舞蹈,在开学典礼上第一次展示给全校师生,既给大家一个惊喜,又让大家分享快乐。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成就感”“好榜样”等,无不见诸其中。

  可以这么说,开学典礼上,中山小学的“一支舞蹈”,与温岭市石桥头镇中学的“猪肉奖学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更胜其一筹。哪怕与大城市里一些学校的“校园版奥斯卡颁奖典礼”相比,也更具特色,更能让乡村学校的师生和家长们喜闻乐见。一支舞蹈,舞出了孩子们的苦与乐,如施灵慧同学所言“跳舞很累”,但累并快乐着,她们整整两个月练舞的汗水没有白流,渗在她们额头晶莹透亮的汗水如同朵朵小花,美丽着校园和课堂,感动着师生和家长,激励着同学和舞者的上进信心,也激励着园丁们创建“美丽校园”的热情。

  一切为了学生,是学校的宗旨。把学校的“舞台”留给学生,为学生所用,中山小学不仅仅在开学典礼上的这一次“动作”别具一格。据报道,除了舞蹈比赛成果展示,该校“钟山学廊”的展板也成为孩子们第二课堂的教材。展板上的人物都曾在中山区域内就读、现已活跃在政府机关和教科研等领域,这些校友、身边的榜样,让孩子们觉得更加可亲可敬,榜样的力量更大更实。而不是那些所谓“高大上”、离孩子很远的“陌生人”,更不是那些误人子弟、腐蚀心灵的“名媛艳星”。

  学校还将办学特色与传统文化相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生姜、五指岩的故事和文化写入校本课程,加入舞蹈、乐器等体艺活动,充分利用大课间和第二课堂的时间,探索依托校园文化办有灵魂的教育。这“有灵魂的教育”,如同“开学典礼舞蹈”,都让人眼睛一亮,给人全新而美丽的感觉。现在的小学生,都是从小玩着高科技电子产品成长的一代,个个都是小小“鬼怪精灵”,一些落后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合他们。因此,我们在“美丽校园”创建中,应该给孩子多一点心目中的“美丽”。

  可以乐观地预期,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二元结构体制破局,呈现在未来农村孩子们面前的美丽校园,不但可以像应建华校长说的,“农村和城区学校可以一个样”,而且还可以超越城市,让农家子弟更有出息。


永康日报 大家说吧 00002 2016-03-06 永康日报2016-03-0600012;永康日报2016-03-0600013;永康日报2016-03-0600016;永康日报2016-03-0600015;永康日报2016-03-0600014 2 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