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文化馆茶艺班举办“茶语清香”结业茶会
展示茶艺 领悟以茶养生之道
□记者 程高赢
一群以为“安吉白茶”就是白茶、一杯茶从早喝到晚的“茶盲”,2015年10月19日晚相聚在永康市文化馆茶艺班教室,开始了为期3个月、共12堂课的茶艺知识学习。
三个月过去了,近日,这20名学员顺利结业,不仅学会了绿茶、普洱茶、红茶等辨别方法和冲泡方式,还成功举办了一场结业茶会(见图),汇报各自的学习成果,专业程度令人惊叹。
茶汤入口稍等片刻,细细感受茶的醇度
1月18日晚,金胜路396号蓝梦智能音像的多功能厅飘出阵阵茶香,20名学员在此自发举办“茶语清香”结业茶会。看,学员们正全神贯注地观看茶艺师陈润晴表演“宋代点茶碗泡法”。
“陈老师表演的点茶难度极高,极具观赏性,我们还在学习阶段。”茶艺班学员周海燕表示,她原先对茶艺一窍不通,如今掌握了各类茶叶的辨别方法、泡茶流程,还懂得了以茶养生之道,就连原先不沾茶水的家人也受她影响,加入饮茶行列。
她一边说,一边介绍普洱茶的冲泡方法。“一定要用刚煮沸的100℃开水冲泡。”她用沸水温壶温杯之后,将水注入放了茶叶的滤杯中,5秒钟后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随后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最后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 一杯香浓醇和的普洱茶就泡好了。边上的学员急欲品尝,她赶紧提醒:“品尝的时候,茶汤入口要稍停片刻,细细感受茶的醇度;滚动舌头,使茶汤流过口腔每一个部位,浸润所有的味蕾,体会普洱茶的润滑和甘厚。”
注入热水冲泡茶叶,让茶汁泡出来
看到学员们喝得兴起,茶艺班的插班生周伟也闲不住了。“你别小看他是中途插班进来的,可他学得非常认真,比我们厉害多了。”边上的学员一起哄,周伟便向我们展示绿茶冲泡技艺。
“喝绿茶最好用瓷杯或茶碗冲泡,便于存托碧绿的茶叶和茶汤。”他一边沏茶一边介绍说,“绿茶对水质的要求不高,矿泉水或者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就行,所以喜爱绿茶的人很多。”与冲泡普洱不同的是,绿茶冲泡只需初沸的水(80℃)即可,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会在高温下氧化,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冲水时要有劲,让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这样茶汁易泡出。”在品尝时,他还讲解道,“绿茶中的营养成分在第一次冲泡后浸出量最大,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因此绿茶一般以冲泡三次为度。非常细嫩的高级茶一般冲泡两次即可。”对于胃不好的市民,他特别提醒,“冲泡绿茶时宜茶少水多,以降低刺激性,特别是隔夜茶勿饮。”
穿插香道课,让学员体验“雅事中的雅事”
茶艺班的学员们收获良多,这让班长朱有抗欣喜不已。“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比如颜如冰,每次都提早来到教室,争坐第一排,12堂课一次不落;中途插板的周伟,由于学得投入,收获不亚于其他同学;还有的学员因事缺课,事后主动找老师补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茶艺班学员的生动写照。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学员们听得入神,受益匪浅。
学员们学得起劲,主办方市文化馆也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创新,特意在茶艺班课程中穿插了4堂香道课,由陈敬、李斐、应广传等多位老师授课。
李斐介绍,焚香、品茗、挂画(赏画)、插花(养花)曾是古代的四大雅事,焚香品茗闲对诗更是被文人誉为“雅事中之雅事”。学员们对香道传统文化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还专门去应广传的“沉香品鉴会所”参观学习。
市文化馆馆长胡驰鹤在茶艺会上盛赞20名学员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茶艺班只是抛砖引玉,带领学员迈入茶文化的殿堂,今后还需学员们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