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急爸妈挤满妇保院咨询门诊
到医院前,可以先看看这份热门的“二胎宝典”
“二孩”政策还未落地,“二胎”咨询狂潮已经自动成型。市妇保院在原有二胎生育专家门诊的基础上,又新组建了优生优育咨询专家团队,并在门诊楼一楼设立优生优育咨询门诊,分流二胎生育门诊高峰。
可即便这样,门诊高峰依然存在。作为我市优生优育检查中心、产前筛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中心,市妇保院其实也很高兴看到大伙儿对“二胎”的重视。所以,这一次,我们关注的焦点依然是“二胎”,根据门诊人群的咨询重点,我们梳理出几个热门问题,请优生优育咨询专家团队成员一一作出解答。
Q1:生“二胎”年龄多大合适?
女性是否适合生育“二胎”,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身体状况,如果女性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健康条件差,暂时不适合再生育。二是要考虑年龄因素,一般医学上界定35岁以上为高龄,高龄女性怀孕,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也会增加。
不过,女性年龄并非是一个绝对的限制因素,一些40多岁的女性,如果身体健康,有强烈生育要求,也可以尝试。建议孕前到医院做一次系统检查,妊娠期通过产前诊断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孕期更要加强孕期检查和监测。
Q2:两次怀孕间隔多久比较合适?
妊娠间隔因人而异。如果前次妊娠是顺产,建议母乳喂养结束后,月经量恢复正常再怀孕。
如果前次妊娠是剖腹产,一般认为两年以上再怀孕比较安全,以免因为瘢痕没有愈合好而出现危险。不过也有研究认为,如果剖腹产手术后恢复得很好,已经超过一年,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等风险也比较低。
Q3:解除避孕后多久可以怀孕?
这和避孕的方式有关。如果是口服避孕药避孕,在停止口服避孕药以后就可以怀孕。若是宫内节育器避孕,在取出后也就是在下一次月经来后尝试怀孕即可。
Q4:一胎剖腹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一定。如果上次手术恢复得好,这次妊娠不存在任何剖腹产指征,还是有机会阴道分娩的。如果上一次剖腹产选择的是子宫体部的剖腹产,或虽然是子宫下段的剖腹产,但是术后恢复不好,术后有感染的情形等,顺产的机会就小一些,这些都需要医生根据情况评估。
Q5:头胎有先天性疾病能再生吗?
这要看上一次胎儿异常属于哪种情况,先天性疾病再次发生的机会取决于疾病的种类。建议父母和头胎孩子进行相关检查,再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给出建议。
Q6:二胎怀孕、生产和一胎有何不同?
二胎妊娠应注意营养搭配,控制孕妇体重增长,以防胎儿长得过大。
高龄孕妇要适当增加产检次数,应该进行早孕期绒毛活检术或者中孕期羊水穿刺术,排除胎儿染色体疾患。
在生产方式的选择上,要根据胎儿和孕妇身体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初产妇的产程比较长,从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要12个小时以上,但经产妇时间更短,发展较快,要及早去医院。
Q7:再生一个宝宝,妈妈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孕前补充叶酸:随着现代医学对叶酸的研究逐步深入,它已被证实与胎儿的神经管畸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叶酸补充的最佳时间是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至整个孕早期。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怀孕是每个妇女几乎都要历经的人生过程,是件喜事。不要把生产想得那么可怕,不必为此背上思想包袱。要尽量放松自己的心态,及时调整和转移产生的不良情绪。
合理营养控制体重:过胖或过瘦的女性,都可使内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不仅不利于受孕,还会增加难产机会和婴儿出生后在第一年中患呼吸道或腹泻的几率。在准备怀孕前应该积极进行体重调整,争取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体重指数18.5-25kg/m2)再怀孕。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进行一次孕前体检:除一般的生殖系统检查、优生四项及遗传性疾病检查外,要生二胎的女性还应多做一些检查,并咨询医生是否适合怀孕。孕前检查能帮助你在怀孕前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和避免潜在问题,将身体和心理都调试到最佳状态,并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地怀孕,以减少宝宝出生缺陷,平安度过孕期和分娩。
Q8:怀二胎需先治疗哪些疾病?
男女任何一方经医学检查,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各种出生缺陷(先天畸形、遗传病、先天代谢疾病以及不明原因的功能异常);
患有严重的精神心理疾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任何一方具有吸毒等严重不良嗜好;
女方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承受妊娠,如严重心脏病、结核活动期,癫痫、恶性肿瘤、肝炎、肾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
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结缔组织病、甲状腺疾病、血小板减少、胆囊疾病、性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基础疾病者,应在疾病稳定、控制良好后怀孕,但应咨询再次怀孕后对原有疾病的影响及风险。
□记者 陈晓苏
制图 李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