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行车,是一种素养
□本报评论员
楼蕲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数量也越来越多,行车难一直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难题。
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文明行车,事关你我,让我们遵守交通法规,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使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素养。
市委书记徐华水12日前往溪心路、五金大道、紫微路、金城路、330国道等路段,就“治陋习、纠违法、保畅通”城乡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时表示,建设“两美”永康,就不能有“堵”的现象,让百姓过着“堵”的生活,呼吁全市上下都能理解市委、市政府的真实意图和良苦用心,提高认识,真正理解开展“治陋习、纠违法、保畅通”城乡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详见本报13日1版报道)。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数量也越来越多,行车难一直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难题。占用非机动车道行驶、乱停乱放、斑马线前不避让行人、逆行违规掉头、喇叭长按、向车外抛洒垃圾、随意变道加塞……碰到这些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是不是让人厌恶?上述种种驾驶恶习,不仅成了交通安全的头号杀手,更是影响了市民安全和社会和谐。因此,对于市委书记的呼吁,我举双手赞成,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到“治陋习、纠违法、保畅通”城乡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市的行车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对于提升永康的形象也是一种正能量。
文明出行,需成为习惯。文明出行不仅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与你同在一条路上的人们。所以要自觉地树立文明的行车理念,这就要求驾驶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车辆做到勤检查、勤维护;严禁超载、超员、超速等严重危害行车安全的交通行为;牢固树立安全行车“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观念。这就要求驾驶员文明行驶,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随意占道调头;开文明车,不超速不抢道、酒后不驾车、斑马线上避让行人、红绿灯前不抢行……只有当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遵守交通规则的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行车难的问题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文明出行,需从我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司机,要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上车系好安全带,按章行驶;过路口时不管是否有红绿灯一定要减速,斑马线前一定要礼让行人;遇到堵车不要占用对面车道,不要见缝插针,对面车过不来只会堵得更厉害;晚上在城区使用近光灯,出城后再合理运用远光灯;遇见不道德的司机,不要呛火,不要赌气,让他先行;开车不打手机,不向窗外乱抛杂物……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文明行车,事关你我,让我们遵守交通法规,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使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素养。
向文明行驶的司机致敬,期待随着“治陋习、纠违法、保畅通”城乡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我市涌现更多的文明司机,让百姓出行不再遇到行车难的问题,让“汽车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