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华市非遗专家
来永考察中药水丸制作
绿豆大的丸子
保存服用方便
□记者 施美园 应玲菲
10日,金华市文化局非遗办有关专家吴一峰一行来我市调研非遗工作,对我市新入选的金华市级非遗项目——中药水丸制作等进行了现场指导。
山川大药房的王先生正在现场表演制作水泛丸(下图):调整呼吸,扎稳马步,双目平视药匾,两肩持平,腰微曲,两手揣匾与脐部等高,手、眼、身并用,双臂顺时针用力旋转,用力时似蛟龙出海,缓慢时像涓涓细流……看到这样的架势,是不是以为在练独门武功?
“中药水丸系传统中药剂型丸、散、膏、丹中的一种,属于泛制丸中的一种,就是把中药材碾成细面,过筛,通过手工的方法,用清水把每500克药面在叠匾内制成上万粒均匀如绿豆大小的药丸。”王先生告诉记者,与汤剂相比,水泛丸是专为临床中医开出的某个药方按传统技艺纯手工制作,保持了中药的原汁原味,保存、服用方便的优点。
“别看这丸子才绿豆大,没有掌握技巧,根本做不起来。”王先生说,如果不懂得其中的技巧,即使叠匾几个小时,做出来的水泛丸会大小不均匀。
王先生介绍,这项古老的制丸技艺,一直以来都是以师带徒、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在制药工艺高度发达的今天,该项技艺几乎失传。山川大药房自道光四年开业(义丰药号)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员工世代相承。近几年来山川大药房注重挖掘整理、恢复、传承义丰药号传统中药制作技艺,水泛丸制作便是其中一项。
“我们先后向三位老药号的师傅学习探讨了制作经验,并请他们来药店现场指导,根据他们说的一点点重新实验。”令王先生庆幸的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走访、学习、琢磨,山川大药房终于将药丸制作这一技艺恢复、传承了下来。
金华市非遗专家表示,该项技术的传承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