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陵公祠雀替
梅花鹿眼睛会“动”
如果不信,不妨去吕南宅二村看看
□记者 俞晓赟 程轶华
祠堂,是先前家族聚集议事、娱乐庆典的地方,同时记录了家族制度的沿革和变迁。在许多乡村中,最高大华丽的建筑就是祠堂。龙山镇吕南宅二村的景陵公祠就是其中一座,这座祠堂还有其他祠堂没有的两件宝贝。
古祠一年四季不见蜘蛛网
景陵公祠属合院式布局,两侧的廊屋组成前后两个四合院,空间宽敞,厅堂高大雄伟,雍容大方,有三个天井,里面光线充足,空气流畅。
“景陵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占地880平方米,距今已经有100多年,一直以来作为敬宗仰祖、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该村村支书吕广林介绍,这座祠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年四季见不到蜘蛛网;除此之外,还留有一件宝贝,一般人还不让看呢。
我们跟着吕广林前往中厅,却怎么也没有看到他所说的宝贝。“你们一般是看不到的,因为村民把它给遮起来了。”正当我们疑惑时,吕文林边说边带我们往楼上走。他在楼角处抬起挂在墙上的一块匾,终于露出了嵌在楼角的木雕雀替(下图)。雀替上雕的是一只梅花鹿带着一只小鹿,犹如在树丛中奔跑,栩栩如生。
吕文林说:“你们试试看,站在不同角度,它的眼睛都会盯着你看。”我们按照他说的站到不同角度去观察它,梅花鹿真的都在看我们。吕广林说,对应的楼角也有一只相同的木雕雀替。遗憾的是公祠里其他雀替在整修之前被人偷了,现在看到的都是新修的。为了保护好最后这两块宝贝,村民平时都用匾遮住。
常有曲艺爱好者来祠堂表演
景陵公祠内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吕南宅二村的一个象征。建筑中的梁架、斗拱、雀替等木构件都饰以精美绝伦的雕刻装饰,其刀法精细,技艺高超,各种动物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遗产,代表本村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吕广林说,由于景陵公祠年久失修,毁损严重,曾有部分倒塌,如果要整体修缮需花费100多万元,但村里集体经济薄弱。前几年,村民纷纷慷慨解囊,共募集到捐款76万余元,加上上级部门的资助,整修工程得以顺利完工。整修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建筑风格中的古木雕刻工艺,如今祠堂焕然一新。
整修后的景陵公祠成为该村落文化礼堂,设有阅览室、展览室、丽州文化讲堂、音像室等,成为吕南宅二村村民的好去处,平时还常有一些曲艺爱好者来祠堂表演,与村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