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森”是保卫环境与生命
满目绿色的股市让人揪心,可是满眼绿色的城市定会让人心旷神怡。近日,省关注森林执行委员会向我市下发了预检意见,高度肯定我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决心大、气魄大、力度大、变化大、成绩大”。这五个“大”,足见我市“创森”成效所在(详见本报9日1版相关报道)。
闭目遐想,当炎炎夏日我们身处森林中,一定会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因为它是天然氧吧,我们呼吸的是纯净的空气,还有大自然特有的芬芳气息。走进森林,能净化心灵。这几年颇受城里人青睐的乡村游、休闲养生游,就因为大山深处有无尽的诱惑,呼吸新鲜空气,住住小木屋,泡泡温泉浴,是莫大的精神享受。但是如果我们任凭所处的城市一片混沌、十面“霾”伏的话,那么我们即便住在高楼豪宅,行在宽敞道路上,也会感到十分窒息的,也就是说是不宜居的,幸福指数是不高的。因此,“创森”就是对我们生存环境和生命的保卫。
森林城市,用句当下时髦的话,好比“城市+”,就是把森林“移植”到越来越“水泥丛林”化的城镇里来。即模仿自然界的森林生态模式,依据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概念规划,按照植物多样性的复层种植和多层次种植的配置,科学打造有层次有变化的道路绿化,以彰显生态效益,这无疑是一项十分巨大的民生工程。好在我市上下齐心协力,紧紧围绕“创省级森林城市,建生态宜居永康”的目标,大力推进“六大”重点绿化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城乡森林生态环境,“创森”工作创出了特色,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市三年“创森”,结出累累硕果,每个永康人都是见证者,见证了五个“大”之不易不简单。大工程带动、大手笔投入、完成三江六岸景观及城区各大公园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2993亩、大力开展省市级森林镇村建设、人均绿化面积9.36平方米......所有这些,都归结到了市民最直观的感受中:“现在无论开车到哪,眼前的绿意越来越多,变化真的很大!”这个直观感受,胜过千言万语,是对政府民生工程的最好褒奖。
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和园林城镇达标值均为≥9平方米/人,生态市达标值为≥11平方米/人。目前,我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9.61平方米,已经超过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和园林城镇的国家标准。尤其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达到934个立方厘米,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00-1500);良好以上空气天数比例达到83.8%,这是很大的进步与改善,也是老百姓如今最关注的环境指标。虽然2014年全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64平方米,但作为“五金城”来说,变化已经很大了。
当然,我们也知道,“创森工作永远在路上”,因此全市上下正在乘势而上,再掀“创森”新高潮。同时,一边“创森”,一边还要“保森”,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也是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重点课题。
如果我们任凭所处的城市一片混沌、十面“霾”伏的话,那么我们即便住在高楼豪宅,行在宽敞道路上,也会感到十分窒息的,也就是说是不宜居的,幸福指数是不高的。因此,“创森”就是对我们生存环境和生命的保卫。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