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贴敷“三伏贴”预防冬季旧病复发
中医提醒:正在服药的患者不要盲目减药或停药
□记者 施美园
山川大药房执业中药师朱师傅说,按照传统的推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合称为三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今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为:初伏,7月13日—22日;中伏:7月23日—8月11日;末伏:8月12日—21日,共计40天。按照“三伏贴”的常规贴法,每10天贴敷一次,今年“三伏贴”共需贴4次。有些人为了加强效果,习惯在初伏前10天或者末伏后10天的时间段里进行加强贴敷。
据了解,山川大药房从2011年开始推出“冬病夏治”疗法,以传统的敷贴为基础,配合局部手法按摩、针灸、拔罐等外治手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治疗。
按照“三伏贴”的常规贴法,今年要贴4次
虽然离入伏还有一个多星期,已有不少市民到山川大药房预约或咨询“三伏贴”。
朱师傅介绍,“三伏贴”的效果是一点点累积的,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持续发挥药效,经络才能处于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三伏贴”一般需连续3年。
前来咨询“三伏贴”的患者中也不乏急症患者,他们希望通过敷贴后能“药到病除”。朱师傅提醒,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三伏贴”不是特效疗法,仅仅是疾病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利用入伏后阳气最旺盛之时,根据辨证选取特定的穴位贴敷药物,刺激机体正气,增强体质,达到预防冬季旧病复发的目的。“有病史者可以缓解症状和减少发病次数,但绝不是根治性手段,原本正在服药的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朱师傅说。
贴敷“三伏贴”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
眼看就要入伏了,冬病夏治又热了起来,“三伏贴”就是其中一种常用手段。记者从山川大药房获悉,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多了10天,按照“三伏贴”的常规贴法,今年要贴四次。
建议市民不要网购“三伏贴”在家自行贴敷
山川大药房的“三伏贴”离不开中医。首次贴敷前,由具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知名老中医一对一施诊、辨证后取方,做到一人一方,再依方取穴贴敷,有时会根据取方作其他用药。
朱师傅说:“我们的‘三伏贴’用药讲究。药贴中的麝香,使用的就是天然麝香。药贴采用鲜榨生姜原汁调制,贴敷的药物也都是当天配制,用药道地。”
为了方便,一些市民网购“三伏贴”在家自行贴敷。对此,朱师傅表示,网购的“三伏贴”是提前加工好的,药材是否道地无法确认。网店中医师没有检查患者的体质、疾病状态、外界环境等,不能确定患者是否适用“三伏贴”,患者也无法根据疾病来精准确定穴位,进行贴敷。所以,不提倡市民网购“三伏贴”。
据悉,山川大药房今年“冬病夏治”活动已接受预约,市民朋友如有需要可到药店咨询。
专家顾问团QQ:89226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