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大家说吧

文章导航

  抓牢“教育先行”这个“牛鼻子”

  □本报评论员

  张赤奎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上大学与成才直接画等号。同样,上大学也不是学生成才的唯一途径。因此,考得好的学生不必沾沾自喜,而考得不理想的学生,也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只要努力,照样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道。

  上重点线人数519人,比去年净增89人,增幅达20.69%,11人进入700分的超高分段。今年的高考,我市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个学校都有所突破,更是永康教育的历史性突破(详见本报24日1版相关报道)。

  单从我市今年的高考成绩来看,面上增量、点上出彩的特点十分明显。这一成绩的取得,固然离不开全体高考考生的勤奋努力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而回顾近几年我市教育发展历程,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更有着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市委、市政府将教育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规范教育秩序,增进教育公平,等等。

  这个“必然性”的成因,字面上看似乎很空洞,但背后体现的却是政府“真金白银”的巨额投入、教育先行的实际行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凝聚的是全体教育界人士的辛勤和汗水。“‘二次出发,教育先行’成效初显,令人欣喜、令人振奋!喜人成绩背后,是大家的辛勤付出。”市委书记徐华水已经做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可以这样说,正是抓牢了“教育先行”这个“牛鼻子”,我市教育事业才能取得历史性突破。

  当然,对考生来说,高考成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从教育层面来说,这并不是检验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育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全民素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发现和培养人才。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上大学与成才直接画等号。同样,上大学也不是学生成才的唯一途径。因此,考得好的学生不必沾沾自喜,而考得不理想的学生,也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只要努力,照样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道。

  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教育作基石,更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各类人才来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怎么来?毫无疑问,依靠教育。“二次出发,教育先行”,既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尤其在我市,经济结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大面广。“二次出发”,打造“升级版”,建设“两美”永康,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而要实现这些“蓝图”,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扣不扣得牢,教育先行战略实施到不到位、人才培养重视程度高不高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教育先行,是为人才培养打基础;人才引进,则是借助“外脑”,对人才队伍的有益补充。近年来,我市出台实施一系列招才引才政策,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就在不久前,第十一批国家“千人计划”评选中,我市三锋实业引进的吴银秋博士榜上有名,实现了自主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零的突破。

  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自主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实现零突破。短短几天,两个“突破”接踵而至,可谓双喜临门。不过,这只是一时的成绩,后续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决不能因为现在取得的这点成绩而自满。毕竟,教育工作、人才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仍然存在各种“短板”,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地一块一块补齐。


永康日报 大家说吧 00003 2015-06-27 永康日报2015-06-2700015;永康日报2015-06-2700016;永康日报2015-06-2700017;永康日报2015-06-2700019;永康日报2015-06-2700018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