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实施“1231”效能督查法
![]() |
让每个责任主体都感到肩上有担子
开发区实施“1231”效能督查法
综合办公室上一堂关于“勤政廉政”的专题教育课;各局办利用学习夜时间进行勤政廉政教育;社会发展局召开农村干部“从严管理落实年”教育大会;财政分局牵头修订完善财务审批、报账、支付等财务制度;规划建设分局重新梳理工程建设各项制度……在经济开发区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整改方案》的内容上,每项整改方案都有责任单位。
其实,这是开发区党委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缩影,折射出的是增强“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的刚性,级级传导责任和压力,让每个责任主体感到肩上有担子,背后有监督。
漫画 嘿Y
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工作得以正常运行,开发区专门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部署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听取各局办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开发区还专门制定了主体责任清单制度、定期报告制度、督查检查制度、用人监管制度、廉情分析制度、警示教育制度、权力制约制度、廉政谈话制度、纪委书记约谈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等十项制度。
在主体责任清单制度中,开发区尤其注重梳理了干部选拔任用、人员招聘、工程项目建设、物资采购、损坏群众利益行为、权力制约机制、班子成员廉洁从政等方面的责任。“制度的形成是保障工作开展有章可循的依据,更是党风廉政反腐败的权力制约。”朱长林说。
自2013年起,开发区就出台了《浙江省永康经济开发区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浙江省永康经济开发区招投标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以公开为核心,以公平为保障,以公正为目标,坚持全过程管理,推动村级“三资”管理在阳光下操作。
去年9月,开发区某村的菜场需重新进行招标,由于该村未进入开发区招投标平台,且擅自更改摊位设置,导致菜场肉摊的中标总金额比第一次招标减少了13.3万元。开发区了解情况后,当即对该村负责人进行严肃警示谈话,起到较好的效果。
今年1月,该村闲置的小学准备出租,该村村两委主动联系开发区招标中心,希望纳入招投标平台进行公开招标,并探讨了招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程序,该小学共吸引了6人参与投标,中标金额达16万元,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村民的预期,该村村两委的做法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开发区项目招投标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但开发区依旧咬住青山不松口,加大监管力度,制定了委托代理招标制度、小额项目招投标预审制度和比较特殊的村级工程实行预审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项目招投标工作。
截至今年5月底,开发区共组织了近30次招投标,投标总金额约2.8亿元,实现了村集体利益最大化,群众意见最小化。
□记者 徐敏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能不能担起来,关键在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抓没抓住。”近日,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长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开发区党委紧紧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坚持真抓真管、常抓常严,以主体责任的真落实、严落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开发区纪委作为开发区党委的“参谋助手”,主动出谋划策,全面梳理去年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等方面的新规定、新精神,向开发区党委提出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强化村民监督委员会管理、开展“作风建设落实年”活动、理顺纪委工作机制、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等问题的实施办法,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实施主体责任的第一步就是细化分解责任。开发区建立了4个层次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分别为党委领导班子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各局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内设的各科室及所辖区域的责任。“我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首先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同时督促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发区各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朱长林表示。
记者了解到,开发区党政综合办公室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开发区实际,制定了本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明确领导责任、教育责任、管理责任、检查考核责任、带头责任及特别责任等,明细责任的具体内容、目标要求和主要措施,形成党风廉政建设主体清单,并汇编成册。
“签订了责任书不等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已经落实,更为重要的是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并细化成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发区纪委副书记曹国樑说。
于是,开发区的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应运而生。各局办根据责任书要求,结合工作职责和工作分工,细化主体责任,明确目标要求、完成时限。其中,开发区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共设置10个类别47项具体责任,着重细化了民主管理、“三资”管理、“三务”公开、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责任,这对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细化分解主体责任
形成清单体系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工作体系正常运行
今年以来,开发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效能问责力度,健全“无为问责”机制,严肃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严肃查处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场,和其他违反机关效能等行为,专门制定了“1231”效能监督法。
根据“1231”效能监督法,开发区设立了一条高压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的通知》,3次被开发区查处的按照我市市级标准执行,两次被我市实际查处的,解除聘用人员劳动关系。敲响了两个警钟,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当事人现场整改,并通报给各局办,要求在学习夜进行预警教育;事先告知一至两周内的督查事项,进行阶段性督查预警。实施了三类督查,包括纪律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督查,重要事项现场检查。坚持一种跟进,除检查时间外,督查过程、核查情况、问责结果全过程公开。被追究问责的人员,以《效能责任追究登记表》形式跟踪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该办法实施以来,取得较好的成效,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进一步严明了党纪政纪。
据悉,开发区有12人次受到预警教育,今年3月组织了3次明察暗访,通过批评了1人次。围绕《规划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回访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发区上门走访了23家企业,电话回访群众33人次。此外,开发区还现场监督了16户旧房改造户的屋基审批,对两个疑点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政风肃纪成为常态化工作,每月至少组织2次,督查范围从上下班工作纪律检查拓展到公车使用、酒局牌局、财务管理等群众关注的中央八项规定等方面问题。
在开发区社会发展局一楼的公告栏上,记者看到了一份关于4月15日上班签到检查情况的通报。开发区纪委对每位未签到的人员进行了核实并公开公布。“对于工作人员的上班签到,开会签到或者工作用车使用情况等,我们进行了现场检查后,都会及时公开通报。”曹国樑说。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纪委在通报情况的同时,也会根据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此外,开发区纪委还积极转变作风,集中突破案件办理,疑难信访问题。在案件办理任务分配上,开发区实行女委员优先、兼职委员优先选择的原则,改变了等待上门的做法,要求纪委委员“进村入企”做笔录,已经立案调查25件计划生育、行政处罚类遗留案件。积极打造阳光纪检,逐步推开“两反馈”制度,在向实名举报人反馈的同时,还向被举报人反馈调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责任纠正。
5月份,对一件反映村支书违纪问题的信访件,开发区纪委一一查实后,还在村里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调查情况,让事实说话,还干部清白,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实施“1231”效能督查法,进一步严明党纪政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