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妇幼保健

文章导航

为妇女儿童织起坚实的“防护网”

  □记者 陈晓苏 通讯员 朱燕飞

  或许,这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因为母婴赋予人类的多是生命的喜悦,有如阳光,蕴藏着生机与福祉;或许,这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母婴需要太多的关心与呵护,而关心与呵护的背后,缀满了沉甸甸的责任。

  这份责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下简称“《母婴法》”)颁布并正式实施的20年来,早已化为点滴责任,融于日常工作的开展。20年来,市妇幼保健院围绕妇幼卫生重点健康指标,以“推进体系建设,规范服务管理,拓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全力提高母婴健康水平,促进妇幼事业发展。

  折射妇幼事业发展

  ▲

  关键词:五降三提高

  1994年10月27日,《母婴法》颁布,并于199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在依法治国的方针指导下,开始从法律高度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与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有力的保障。

  这20年,恰恰也是我市妇幼卫生事业大发展的20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妇幼保健体系日渐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不断壮大,妇幼健康服务有效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稳步推进,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一组数据可以反映我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成效:孕产妇死亡率从1995年的51.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7.84/10万,连续9年无户籍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从1995年的15.1‰下降到2014年2.9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95年的19‰下降到2014年4.09‰;围产儿死亡率1995年的23.8‰下降到2014年的4.08‰;婚前医学检查率从1995年的76.27%提高到了2014年的99.2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从1995年的66.80%提高到了2014年的98.38%;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从1995年的67.27%提高到了2014年的98.27%,各项指标成绩显著。

  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知晓率的主要途径,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做好有关母婴保健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咨询工作,我市通过巩固市、镇、村三级网络建设,夯实妇幼工作开展的基层基础。每年不定时组织妇幼人员走上街头开展《母婴保健法》宣传;同时还组成了免费义诊小组,深入到社区、农村、企业、市场进行优生优育和不孕不育的咨询治疗;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孕妇学校、妇女保健学校、育儿学校、宣传窗、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宣传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并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使《母婴保健法》更加深入人心。

  为加强基层妇幼保健医生的业务能力,每年都要举办妇儿保医师适宜技术培训班。

  同时,我市卫生行政部门还依法对从事母婴保健服务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审查登记和发证。根据省、地、市卫生局文件精神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以及《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的要求,每年对全市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目前,我市许可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共20家,290人有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资质。

  免费婚前保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第一道“防护网”。从必须婚检到倡议婚检,再到重新婚检,婚前检查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率成为各界共识。我市婚前保健检查中心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启用,信息采集、随访、检查、接受咨询等工作都由有资质的专人负责。目前,2.5万余对新人主动参加婚前保健检查,婚检率达到98%以上,检查出影响婚育疾病的303人均给予合理的治疗和指导。

  婚前检查做好了,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同样重要。我市加强产前筛查工作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的宣教,定期召开疾病筛查工作会议,进一步规范产前筛查知情告知的规范及相关的技术操作要求。

  针对经常出现的差错和工作难点展开讨论,制订整改措施,抓好阳性病人随访和可疑病例的召回。产前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二道防线。2005年,市妇保院经省卫生厅许可开展母血清产前筛查工作以来,累计为5.4万名孕妇进行母血清筛查,产前筛查率逐年增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基本全覆盖。高筛查率使得疾病幼儿得到了及时纠正等治疗,有效降低了残疾儿童的发生率,提高了人口素质的态势,减轻社会负担。

  为了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我市加大力度抓好临床工作,按照《浙江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和《浙江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提升产科服务能力,尽力满足产妇的不同需求。

  我市还成立了产科抢救小组,开放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编制并完善了危重孕产妇救治和转运应急预案。我市每年两次开展产科质量检查,产科规范化建设由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眼下,各医疗保健单位均有一名业务院长分管妇产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常规较齐全,在全市形成了分级管理、上下联动、运转通畅的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其中,市一医还承担起了全市重症高危孕产妇抢救任务,积极参加救助工作,避免了多起孕产妇死亡事件的发生。

  妇保院每年都要承办多期一类、二类学分的专题学习培训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同时,我市还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及各类专业函授以及业务讲座,坚持选送一批技术人员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之所以要重视医技水平,就是为了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打下良好基础,深挖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空间。

  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新永康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发放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等系列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也为我市妇女儿童的健康织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护网”。

  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永康妇幼,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继续为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夯实卫生基层基础

  ▲

  关键词:多渠道宣传

  筑起第一道“防护网”

  ▲

  关键词:“两前”检查

  深挖妇幼发展空间

  ▲

  关键词:重医技水平

  为妇女儿童织起坚实的“防护网”

  ——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20周年之际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 帮助 ] [ 评论 ]
永康日报 妇幼保健 00014 为妇女儿童织起坚实的“防护网” 2015-05-27 永康日报2015-05-2700012;永康日报2015-05-2700010;永康日报2015-05-2700014;永康日报2015-05-2700015;永康日报2015-05-2700013;永康日报2015-05-2700016;永康日报2015-05-2700020;永康日报2015-05-2700026;永康日报2015-05-2700031;永康日报2015-05-2700018;永康日报2015-05-2700019;永康日报2015-05-2700017;永康日报2015-05-2700024;永康日报2015-05-2700025;永康日报2015-05-2700022;永康日报2015-05-2700029;永康日报2015-05-2700030;永康日报2015-05-2700028;永康日报2015-05-2700009 2 2015年05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