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水共治”要做到“攻防兼备”
今年1月至4月,我市“五水共治”工作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防洪水、抓节水两项任务完成较快,在金华市排名分列第二位、第三位(详见本报5月20日2版相关报道)。
这一成绩的取得,表明我市在“五水共治”这一问题上,是深刻领会省委战略意图的,并积极付诸行动,执行力和使命意识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这一成绩的背后,除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外,还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报道说,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五水共治”投资1.7亿多元。这不是个小数字。当然,这钱是必须花的,有投入才会有产出。而且这种大的投入还将继续,只要花在刀刃上就值。
强调这些,是为了说明在“五水共治”上,我们是有很大付出的。有付出就要有收获。现在这第二位、第三位的排名肯定了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为此喜悦一下,但千万不可有肩膀一松、担子减轻的感觉。因为还有别人走在前面,我们还有努力上升的空间。即使我们成为第一,那也只是金华的第一,与全省各兄弟县市相比,我们会不会还有差距?包括“五水共治”在内,我们所做的任何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个认识一定要有。
“五水共治”是一场战役,但打仗不能光一个劲地往前冲,还必须讲一个“守”字,战术上就叫“攻防兼备”。在“攻”“守”这两个字上,人们更多崇尚于“攻”。攻,是一种完全动的态势,能够体现人的精神、意志、作风,是与胜利相连的,占领一座城市、攻下一个山头,那是胜利者的喜悦。就好比“五水共治”,我们关注有多少垃圾河或受污染水域得到整治,这就是“战绩”。而“防”,是防守,重要性一点也不比“攻”差。战场上你忽略它,来之不易的胜利可能就会得而复失。闯王李自成40天败走北京城就是一个例证。江山易得难守,这一千年古训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五水共治”问题上,也存在一个重要的防守问题。前段时间,杭州的一条“黑臭河”再次成为“黑龙江”,引起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杭州市委、市政府进行彻查。发生在省城的这一事件,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警示。眼下,在“五水共治”问题上,我们面临新的、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向前冲,但我们在冲的同时,务必做到“攻防兼备”,防止已得到整治的河道重新被污染,守住我们的胜利果实。如果胜利成果得不到保护,意味着我们就没有胜利。而我们之前的一切付出,就是无谓的“牺牲”。
同时,攻,也有一个“真攻”和“假攻”的问题。在我省一些地方,为了应付“五水共治”检查,有的把污染河道干脆进行填埋,有的把河边的垃圾山用围墙挡起来,这些弄虚作假的做法就是“假攻”,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本报特约评论员
薛建国
在“五水共治”问题上,我们面临新的、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向前冲,但我们在冲的同时,务必做到“攻防兼备”,防止已得到整治的河道重新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