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语迟?宝宝说话晚别忽视
可能是智商低或者自闭症
大过年的,本该多说吉祥话,可自从接受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的“教育”,心里藏着掖着一句话,想借着今天这机会告诉大家:贵人语迟,这话水分很大,宝宝说话晚,真的不能忽视,也许是宝宝出现了异常情况。
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
不科学
家长应创设环境
培育语言能力
□记者 陈晓苏
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
不科学
孩子的语言敏感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就出现了,2岁左右就会出现“语言爆发”,能表达比较复杂的句子。看着同龄的孩子都能叽叽喳喳地跟大人简单交流了,自己的宝宝还只是哼哼哈哈,连平常的叫喊称呼都成问题,家长不免担心又着急。这时,一些长辈就会安慰:“贵人语迟,孩子长大后一定大富大贵。”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说话晚是“大器晚成”,说话越晚越聪明。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李海峰表示,婴儿语言能力的发育有理解和表达两方面,理解先于表达。婴儿的语言发育受气质、活动度和家长育儿能力、环境和传统的影响,但并不是完全由上述因素所决定,语言发育偏离有单纯表达型和理解表达混合型两类,又有原发(特殊障碍)与继发(智能迟缓、脑损伤等)之分,同时,语言能力与听觉也有关系。如果到了两三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医学上就称为言语发育迟缓。
言语迟缓的原因很多,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到专科医院进行语言发育水平全面评估,及时给予干预措施,不是危言耸听,也许真就和智力低下、听力障碍和自闭症等疾病有关。
家长应创设环境
培育语言能力
“语言发育水平评估,就是为了查明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是否属于病理性的原因。”市妇保院儿童康复中心医师胡玮说,如果是,应该积极配合治疗,以免错过孩子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并非病理性因素引起,家长可以按照下述几个方法,趁早积极创造环境,培育孩子的语言能力。
方法①:当孩子注视一种物品或参加某个活动时,如在游戏中、在音乐中,在马路上、在公园里……所有的场景和物品都可以成为训练孩子说话的机会。家长随时随地告诉孩子他面对的物品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另一方面对孩子提高语言能力、促进社会化发展很有好处。
方法②:永远不要对孩子做消极性暗示,例如当着陌生人说“我宝宝不爱说话”“我宝宝很害羞”等,那样只会让孩子朝着他所听到的方向发展。平时多尊重孩子,多表扬、赞美孩子,即使孩子有缺点和错误,也不要当着陌生人指出或过度责备,多给孩子做积极暗示,孩子才会更有信心表达自己。此外,让孩子多接触年龄相近的小伙伴,相比起“大人”显得没有威胁感,孩子会更大胆,也会更愿意与小伙伴交流。
方法③: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坚持下去。孩子小的时候,可以一边给他看图画书,一边念给他听,这些规范化、具有韵律的语言会在他的大脑里形成印象,并慢慢地理解书里反复出现的一些词语和句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可以采用精神或物质奖励的办法鼓励孩子复述书里的故事,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