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一年 关停取缔331家企业
我市“五水共治”创造了多项“永康经验”
□记者 秦艳华
本报讯 15日,省“五水共治”工作会议召开,总结部署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表彰先进。市领导徐华水、金政、蒋金红、陈美蓉、俞福才、胡增强、程学军、朱志昂、王伟在我市分会场参加。
会议指出,2014年是全省“五水共治”全面铺开年,这一年我省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关停从事造纸、印染、化工三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企业,全年关闭企业24213家。2015年是“五水共治”深化年和冲刺年,各县市要继续发扬“蛮拼的”精神,坚持岸上与岸下齐抓,治标与治本同步,打造“五水共治”与“两美”浙江的共同体。
在全省全面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之际,去年我市紧紧围绕全民治污、全域治理,以“十大工程”“十大行动”为主抓手,坚持科学治水、铁腕治水,打好“五水共治”组合拳,描绘“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新蓝图。
一年来,我市通过“一个目标强统筹、两个理念谋治水、三管齐下抓治污、四措并举抓项目、五个创新抓亮点”,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围绕“一年灭黑臭、两年提水质、三年可游泳”目标,构建全域化治水格局,把去年节省的“三公”经费2000多万元投入“五水共治”;结合工厂多、人口多、污染源多“三多”,以及“污水处理厂少、截污纳管少、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少”“三少”实际情况,重拳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全年检查企业5265家,关停取缔企业331家。科学规划布局全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每年由市财政安排2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建设;组织开展黑臭河整治“十大行动”攻坚战,做到截污、减污、去污“三污”同治,基本完成“清三河”年度治理目标;抓好治污水的同时,通过防范“洪水”之灾、解除“涝水”之害、消除“供水”之忧、破解“节水”之短,全方位治水。
经过一年治水,我市创造了多项“永康经验”:率先在全国实现水务体制改革,形成了水务局、流域管理所、镇街区水管员、农村水务员四级管理体系;率先建成首条污泥干馏碳化生产线;率先在全省建立县级农村饮用水服务中心;率先在金华市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工作;在全省首个实行跨乡镇河流交接断面水质按月发布机制等。
下一步,我市将以“两美”永康建设为抓手,创新思路谋突破,克难攻坚抓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三年“治水”目标,实现一江清水送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