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4版:社会·聚焦

文章导航

一些不文明乘车行为真得改改了

来了环保公交,更盼文明乘车

制图:应桃蕊

  ■记者 邱灵娟 通讯员 李梦

  ■

  “坐新车当然比坐旧车安全、舒适。”23日,市民张先生说,自从8路公交车换成了新能源公交车,他宁愿每天等公交,也不愿自己开车上下班了。

  此前,市民关注的焦点一直在城市公交公营化改造问题上。新能源公交车上路一个多月来,让市民觉得离现代化公交服务真的不远了。

  然而,一些乘客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满口污言秽语等不文明行为,又让市民感到如鲠在喉,觉得与现代化公交格格不入。

  “现代化公交,就要配上文明乘车人。”张先生说,公交车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最好体现,现代化公交是一方面,乘客的文明素质更为重要。他希望,乘客的不文明行为能改改。

  一窝蜂上车抢座位

  上下车门常常被堵

  一人占两座

  说起乘坐公交车的不文明行为,一窝蜂上车抢座位是市民比较反感的。

  几天前,住在城西新区的吕小姐抱着孩子在西津桥等5路公交车。因为接近晚饭时间,等车的人不少,又逢下班高峰,路上有些堵。

  等了好久,终于看到一辆5路公交车慢悠悠地从远处开过来。还没等车停稳,乘客就一窝蜂似的冲过去,跟着公交车缓慢移动。车门一打开,站在前面的乘客纷纷往上挤。她本来站在中间的位置,看到前面乘客挤得那么凶,怕伤着孩子,不敢往前挤。本想等前面的乘客上车后再上去,没想到后面的乘客又挤上来,硬是把她推到了旁边,还差点摔倒了。

  等她上车后,车上已经站满了人,更别说是座位了。

  “为了抢座位,伤到人的话就得不偿失了。”吕小姐说,她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让她对挤公交车有些害怕。

  乘客怕挤,公交车司机钱师傅也怕挤。他告诉记者,有些时候,上车的乘客很多,可是前面上车的乘客看到没有座位了,就不再往车厢后面走,而是堵在车厢前半部分,或是站在上下车门的地方不动。这样一来,候车的乘客上不了车,想下车的乘客也下不了车,车子只能一直停着。

  “其实,如果大家都能自觉一些,上车后往车厢后面走,给还没上车的乘客留出空间,把上下车门的位置空出来,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钱师傅说,每次他都会提醒乘客,可有些乘客不但不听,还恶语相向。

  

  一人占两座

  让座乘客有时也受伤

  

  乘坐公交车,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文明乘车行为。可有些时候,个别年轻人装糊涂,看到有老弱病残上车,故意把头扭向窗外,装作没看见。

  市民陈阿婆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她上车后,看见一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占了前排的专用座位。

  看到有阿婆上车,司机便提醒乘客给她让座。没想到这个小伙子假装听不见,根本不理会。旁边座位上的老人提醒他,他还是像没听见似的,自顾自地低头玩手机。

  无奈,陈阿婆只好往后面走,她看到有一个座位没人坐,只是放着两个袋子,便走过去让旁边的女乘客把东西拿一下。然而,女乘客却显得有些不情愿。

  不过,有的时候,让座的乘客也会感到受伤。市民王小姐就向记者抱怨:“我看到有需要的人都会让座,可是有时候真的让人很生气。”

  前几天,王小姐坐上了一辆公交车,她看到两个空座位,正要坐下时,又上来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见状,王小姐便主动把位置让给了她们。“两人一屁股就坐下了,一句‘谢谢’都没有,就跟理所应当似的。”

  “其实,她完全可以抱着孩子,把另外一个座位让出来给别人坐的。”看到这样的行为,王小姐很受伤。

  

  车上大声打电话

  满口污言秽语

  

  公交车是公共场所,可有些人把公交车当自己家,不仅说话大声,还满口污言秽语。

  记者就在公交车上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有一次,记者乘坐16路公交车,一名40多岁的男子上车。不到两分钟,电话就响了,铃声大得刺耳。男子完全不顾车上乘客的感受,不紧不慢地掏出手机,在手中看了好一会儿,才接起电话。

  “喂,你怎么才打来?昨晚死哪去了,一晚上不见人。”本以为刺耳的铃声没了,耳朵可以放松一下,没想到男子的高分贝音量丝毫不亚于手机铃声,满口污言秽语,更是不堪入耳,引得车上的乘客齐刷刷把视线转移到男子身上。即便如此,男子仍“淡定”地打了将近半小时的电话。

  记者注意到,当时车上不仅有老年乘客,还有小朋友。不少乘客向记者反映,这样的“大嗓门、低素质”是他们在公交车上最怕遇到的人。

  

  乱扔垃圾

  车厢内外都“受伤”

  

  在采访中,市民反映得较多的问题还有部分乘客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乘客告诉记者,她比较爱干净,看到车上乘客乱吐痰,会觉得恶心、想吐。

  “有时候,一些乘客会在车上吃早餐,这些气味也让人很受不了。”这位乘客说,包子、烧烤等食物的气味重,有时候一个人在吃包子,车上全部的人都跟着闻包子味,让人很不舒服。更让人无语的是,有些乘客吃完早餐后,把垃圾和剩余食物随手扔在地上,还有一些乘客干脆打开车窗,也不顾后面有没有车,直接把垃圾往车窗外扔。

  “要是刚好扔到行人,或是扔到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挡住驾驶员的视线,那就不好了。”住在大花园的应小姐说,这样的行为让车里车外的人都很“受伤”。

  “现在新能源公交车上都配备了固定的垃圾箱,容量也比较大,乘客扔垃圾很方便。”钱师傅说,这样既能保持车厢整洁,也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文明乘车环境

  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市民反映的不文明乘车行为还有很多,在此记者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不得不说,部分乘客的不文明乘车行为真得改改了。

  “我市经济迅速发展,市民素质也要跟上。”市民谷女士说,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分不开,更离不开市民个人素质的提升。每年,我市都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展会,尤其是五金博览会和门博会这样高端的盛会,外地客商云集。若是把这样的状态呈现给客商,会让客商对我市的印象大打折扣。

  “撇开外地客商不说,就是我们自己乘车,遇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也会不舒服。”谷女士觉得,在一个低碳环保的时代,迎来了环保公交,如果自己却不能跟上时代潮流,任凭这样的不文明现象继续蔓延,就太不应该了。

  当然,绝大部分乘客的素质是比较高的,乘坐公交车时经常能看到文明礼让的行为,让人倍感温暖,尤其是对新永康人而言,文明的乘车行为,会让他们爱上永康这座城市。

  公交车是城市的流动窗口,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正如采访时一位市民所说,温馨、和谐、文明的乘车环境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做到的,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市民应该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文明行为感染他人、带动他人。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 帮助 ] [ 评论 ]
永康日报 社会·聚焦 04 一些不文明乘车行为真得改改了 2014-12-24 永康日报042014-12-2400017;永康日报042014-12-2400019;永康日报042014-12-2400018;永康日报042014-12-2400015;永康日报042014-12-2400020;永康日报042014-12-2400016 2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