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准新兴市场节拍对产品“微升级”
“伟洋”电热炉热销国外超市
经济新常态 产业新突破
14
■见习记者 楼蕲
突破点:市伟洋工贸有限公司在首次进军国外市场失败后,筹资改造电热炉生产线,提升产品质量,凭借物美价廉打开俄罗斯市场,最终完成了从给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客户贴牌生产到打入国外众多大商场的转变。
初做外贸电线不达标被拒收
不甘失败升级产品质量凭样品打开俄罗斯市场
日前,市伟洋工贸有限公司的一条条装配流水线上,几十名员工在不停地忙碌着。该公司总经理徐云初说,今年企业生意不错,一直有忙不完的订单。可就在几年前,伟洋公司还只是一个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客户做贴牌产品的小加工厂,曾经尝试把产品销往国外,却被无情拒收。
初做外贸电线不达标被拒收
3年前,徐云初满怀信心,决定不再只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客户做贴牌产品,加大投入,把产品销往国外市场。通过自我推荐和朋友介绍,徐云初终于从一位智利客商皮切诺手中得到了第一个外贸订单——4000台电热炉。
由于初次与外商打交道,合同又没写明对产品的具体要求,徐云初就按照以前的标准生产出了4000台电热炉。当皮切诺前来验收货物时,却摇着头连说;“NO!NO!”原来,这些电热炉所使用的电线并没有达到欧盟标准,皮切诺决定拒收。这下,徐云初傻眼了,这都是按照皮切诺的款式标准制作的,就算卖给别人也不好卖。
无奈之下,徐云初找到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老客户,以亏损几十万元的价格把这批产品销了出去。这第一笔外贸订单的销售失败,让伟洋公司陷入了资金困境。
不甘失败升级产品质量
经过几个月反思后,不甘心就这么失败的徐云初向亲戚朋友借了上百万元,改造生产流水线,决定提升产品质量,再次进军国外市场。
徐云初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把关,采购国际标准的配件生产电热炉,增强了质量和使用寿命。并结合了国外市场的需求,增加微电脑遥控器,内置背光灯的LED液晶屏显示器,使所有操作都能远距离通过遥控器轻松完成。同时,设计出水电分离和浸入式的加热模式,把电加热管和炉体通过法兰式进行连接,不仅升温快、效率高,还使用安全、方便检修更换零件,并易于清洗、拆换。
凭样品打开俄罗斯市场
产品质量提升了,徐云初却碰到了另一个难题,没有销路。于是他只身前往俄罗斯推销产品。刚到莫斯科,徐云初就聘请了俄语翻译,马不停蹄地把周边的交易市场和大型超市都跑了一遍。因为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商人只能生产廉价的产品,光靠看产品宣传画册,对徐云初生产的高档电热炉充满不信任。在一次次碰壁后,徐云初不得不叫厂里发了几台样品过来,重新上门推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徐云初一次次的推销后,俄罗斯的大型连锁超市IRIT终于下了一个订单——1000台电热炉。这也是他此次前往俄罗斯的唯一收获。
回国两个月后, IRIT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再次下单2000台。原来,发过去的1000台电热炉,由于物美价廉,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就销售完了。
兴奋的徐云初怀揣着希望,又再次踏上了前往俄罗斯的飞机。这次,因为有IRIT的销售业绩做榜样,一些市场和超市也开始尝试着下了订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通过参加广交会、中国五金博览会、南非五金展等大型展会进行推销,伟洋公司的电热炉已经销往欧洲、南美洲、非洲的十几个国家,市场反应非常好,年销量从20万台猛增到100万台。接下来,徐云初准备开发更多功能、款式的电热炉,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