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7版:财富新闻

——城区年底商业零售业
市场透视之二

传统对接时尚
商场寻求“转身”

  ■记者 田妙联

  

  虽然“双12”过去了,眼下年终大促销仍如火如荼进行。热闹背后,也折射出商场求变之路,不断地向购物中心化、“一站式”购物方向迈进,大打消费者“体验”牌。

  华联商厦

  削减代理商 服饰跟潮流

  华联商厦有18年的经营历史。随着网购的崛起,以及百货业态竞争加剧,百货“元老”华联商厦转型迫在眉睫。

  日前,记者在该商厦二楼发现百丽鞋专柜正在搞大促销,新品靴7.5折,去年款2折至4折。低折扣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挑选。“今年8月1日起,我们商场的折扣跟厂家同步。”导购员王艳文告诉记者,以前商场的百丽品牌由代理商供货,而现在是厂家直供,折扣、活动都与全国同步。像百丽专柜一样,剔除代理商,直接“厂家直销”的专柜为数不少,目前至少有10多个品牌已“易主”。

  而细心的消费者还发现,华联正“青春焕发”,不断引进年轻化的品牌,如女装引进了DAZZLE的姐妹品牌DIAMOND DAZZLE,男装区增加JDV、GXG等,吸引80后、90后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商务套装特别是西装正遭人‘嫌弃’,取而代之的是休闲、时尚类男装,甚至连中老年人也赶起‘潮’来。”商厦企划部胡天希透露了一个数据,以前商场紧盯30岁以上消费者的市场,但现在针对30岁以下消费者的品牌已由原先的30%增加至50%。“在经营调整中,受停车场地、场内空间格局的限制,并不适宜引入餐饮、娱乐类等休闲业态。”胡天希表示,商场未来转型将重点紧随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调整,并将通过更多的“工厂价”截住部分网购、外购大军。

  南龙太平洋

  向“综合+体验”转型

  与华联商厦相隔不远的南龙太平洋百货一直在“变形”,近年来紧跟百货转型大潮流,采取多条腿走路,向“综合+互动体验”转型。

  “韩林烧烤”餐饮的入驻,是南龙转型最直观的体现,不过一楼的“大整形”率先赢得年轻消费者的芳心:商场正门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挂满打折鞋子的促销鞋架;一楼相继划出部分面积,开设了“5个橙子”“彻思叔叔”起司蛋糕、“鲜氧鲜榨”等新休闲业态,就在上周还悄悄地增加了一处零食铺。

  “明年商场4楼还将筹备引进火锅餐饮。”百货企划部负责人汪赛君告诉记者,网购的兴起,让商场渐渐变成购物者的“试衣间”。撤掉专柜引进体验消费的业态,就是希望利用餐饮来形成商场的“喷淋效应”,带动商场人气。

  而一年推出多达50余场的促销活动和互动游戏,让商场和消费者更是玩得不亦乐乎。据该商场统计,“双11”期间举办的一场“接吻大赛”,直接带来了销售额同比上升30%。“在向综合体方向迈进的同时,商场需要不断地营造消费氛围,通过‘视觉营销’吸引顾客埋单。”汪赛君说,经过频繁的活动策划,商场每月营业额同比增长15%左右。

  大世界家电

  大玩跨界经营

  对于家电行业来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局面在多年前就已形成。“平时就分流了。现在价格太透明,消费者购物事先都会到网上比对价格,哪里便宜哪里优先考虑。”商场经理徐天明说,家电行业整体在走下坡路,利润下降,未来实体店的竞争将从拼价格转变为拼服务、拼体验。徐天明表示:“我们可以采用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实体店上,走跨界经营。”

  据介绍,该商场已引进伊嘉红木和意中陶洁具,明年还将引进家居布艺、床上用品等,以套价优势吸引消费者的选购。

  面对这股强劲的百货家电转型大潮,我市传统商业“转身”后能否顺利突围。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80后、90后走上消费的舞台,接受新事物的他们对于购物环境购物模式要求越来越严格,更加注重的是参与体会感受,因此,单纯的零售已经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要求购物中心加大体验式购物的比例。未来百货业转型,可能会有几种趋势:购物中心化、主题化和专业化及探索电商模式。


永康日报 财富新闻 07 传统对接时尚
商场寻求“转身”
2014-12-17 永康日报072014-12-1700023 2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