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三题
■沈方
![]() |
![]() |
![]() |
康
桥
笔
萃
会
文
兄弟
中年之后,人的容貌,
就是一幅自画像,
语言的表白和修辞,
已经显得多余,
在会场上坐着不说话,
彼此一看就懂了。
他怀念父亲的诗,
我读过。在一个冬天,
雪落到父亲坟上,
他对父亲说:
我们都挺好的,
你也要好好的。
席间举杯敬酒,
只不过几句客气话,
但窖藏二十年的酒,
打开瓶盖,
斟满高脚杯的刹那,
洋溢别致的醇香。
在陈亮墓前,我问:
为何以“兄弟”冠名企业?
他说取其有情有义。
如果世上的兄弟携手而行,
面对一座青山,
何尝不是相看两不厌。
后吴村
走进后吴村祠堂,
听村长说宗族谱系,
七百多年光阴,
这歌哭之地悄然出尘。
香樟树旁,池塘蓄满山泉,
像液体的声音,
酝酿之乎者也的皱纹。
一篇仲尼弟子列传,
题写在司马第门前檐下,
耕读传家的笔法,
儒生衣冠隐约可见。
遗失了的乡野礼俗,
和水车,石磨,蓑衣,
像错杂、漫漶的简牍。
僻静的小巷曲折而委婉,
一个老人站在门边,
捧出成化年间的瓦片。
三进两厢的布局中,
五百岁的铁树年年开花,
呼应着木雕门窗,
鱼跃龙门,喜鹊登梅。
新写的对联张贴于墙门左右:
世代源流,贤礼乐圣。
“叙伦堂”的旗幡大红大绿,
在风中鲜活生动。
云溪间
一条小路在山中绕行,
回到金秋的源头。
永康的白云山脚下,
一次聚会,
依然有古典的尺度。
门楣上,“云溪间”三个字,
搜集弘一大师的手迹,
安静,平和,
像镜子里的往日。
二十座的长桌,红薯,南瓜,
煎饼和切开的咸蛋,
也有了与记忆相反的味道。
久远的事物扑面而来,
廊檐下,灯笼的颜色,
未必与它自己的来历相同。
穿过庭院里的枯山水,
一棵树,一丛灌木,
甚至可以穿过一段人生,
在告别中重逢。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国医国药
电话:0579-87117752养生热线:0579-87126908
地址:城北西路220号(火车站前天桥向东100米)
永康日报、永康市作家协会主办
山川大药房友情协办
新诗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