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葡萄、莲子、梨都是好原料
滞销农产品变身原汁原味的“土烧”
■记者 田妙联
小麦、玉米、葡萄、莲子……在象珠镇荷沅村村民楼锦航的眼里,这些农产品都可以变成原汁原味的“土烧”。8年来,楼锦航酿制的“土烧”远近闻名,不仅种类多,还为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难题。
“今年,我接到了一个大单,一名老顾客一口气预定了3500斤米酒。”日前, 楼锦航告诉记者。
楼锦航介绍,与一般人不同,他做的酒可谓“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糯米酒,一些人们常见的玉米、梨、荞麦等农产品也被他制成了美酒,种类有10多种。今年他新增了绿豆、莲子、大麦、小麦的酒品种,远近村民尝了都说香。
“每年的上半年三月份、下半年八月份最适合酒的发酵。”楼锦航说,多年的摸索让他掌握了不少做酒的门道。不管是用水果还是粮食做的酒,一般经过35天至40天的发酵后,再进行烧制,才能成为酒中酒也就是“土烧”。 而烧酒的方法都异曲同工,一定要蒸熟,口感才会好。
楼锦航做“土烧”有近8年的历史。原先,他在城区经营一家干洗店,后因生意一般,便关门歇业在家。一次,楼锦航翻到了一本介绍自酿美酒的书,这让他眼前一亮:“何不做些‘土烧’来卖?”为此,他还专门跑到义乌学习酿酒技术,并腾出房间做酒坊,购置了数十个酒缸,一边摸索一边实践。经过几年的实践,他不仅在派溪吕开了个门店,去年他还为自酿土烧注册了一个商标——“荷沅锦航土烧”。
目前,“荷沅锦航土烧”除了供应本村人和周边镇村的村民外,许多城里人、甚至外地人也闻讯来他家买酒。
“荷沅锦航土烧”做出名气后,象珠、唐先等地的村民也纷纷赶过来,请楼锦航帮忙将他们家滞销的农产品转化为“土烧”。 楼锦航上门服务收取120元一次,而农民们也都乐意找他帮忙。 楼锦航今年为象珠镇一村民就制作了3吨葡萄酒。还有的村民将自家种的梨摘下来,让他制作成梨酒,并以每斤40元至50元的高价销往福建。
现在,“荷沅锦航土烧”年销售量已达20吨,上门酿酒100余吨,年均酿酒收入10多万元。楼锦航在酒的种类上不断求新,明年将尝试酿制米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