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洁航 应雯颖
“G”读作“住”,“V”读作“肥”,“Z”读作“吃”,“Y”读作“我爱”。有人可能会说,这英文字母读得一点都不标准啊。
不过,这几个汉字如果用永康话读的话,是不是就有点意思了呢。发明这个“汉字标注学英语法”的人也很特殊,他是一位68岁的老人。近日,这位老人的英语学习本被他的外孙女传到了网络上。大家惊呼,好一个“励志外公”!
58岁还出来创业
“励志外公”叫施世勇,是唐先镇白莲塘村人。不过,68岁的他没有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在古山五金市场经营刀具生意。
23日,记者在古山五金市场见到了老人。“励志外公”格外低调,他连连摆手说:“外孙女把这个传到网上,被我狠狠地批了一顿。你们来作客我很欢迎,但千万别报道。”
“励志外公”的经历十分丰富。早年,他是一个钉秤的五金工匠,之后做过金属生意,也当过村支书。
10年前,“励志外公”的女儿在古山五金市场开店,因为要转行办厂,就想把店面盘掉。“励志外公”觉得不开店怪可惜的,就决定由他接下这家店。于是,58岁的他又出山创业了。
58岁重新开始创业,“励志外公”的心态还是很勇。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做生意方式。学会了使用传真机,也慢慢学会了使用电脑,现在接单、发货、打款、收款都在网上操作。
这10年下来,“励志外公”的五金刀具店经营得有声有色,培养了一群稳定的客户。大家都说,他家代理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公道,而且他的为人真诚守信。
天天揣摩拼音字母表
在“励志外公”的店里,张贴着一张汉语拼音字母表。这张字母表可不是给小孩子看的,天天揣摩它的人正是“励志外公”。“励志外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人家是有小孩子的才贴这种拼音字母表,老年人家里还贴这个恐怕真的很少了。
“励志外公”学拼音是为了打字。刚学的时候,他有空就捧着字母表,后来干脆买了一张贴在墙上。低头不见抬头见,这样起到了强化训练的效果。经过一年多的不断锤炼,只有小学文化的“励志外公”已经能比较熟练地用拼音打字了。
后来,“励志外公”又用同样刻苦的精神学会了五笔打字法。
“励志外公”说,学习其实是很快乐的事情。接下来,他还想学习发微博、微信呢。
为了做生意开始学英语
近几年,“励志外公”的刀具业务慢慢扩展到了海外。
有些货的批号是英文字母开头的,客商报过来时,“励志外公”常摸不着头脑。比如客商说“G”字母,他不知道“G”长什么样,也就没有办法和客户有效地沟通。不得已,“励志外公”只有打电话请教女儿。他觉得这样太麻烦,就想到了自己学英语。
不过,学英语的难度可想而知。“励志外公”说:“我小学都没有毕业,学英语说起来真的像天方夜谭。有时花了一天时间,熟读了一个字母,可是第二天起来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慢慢地,“励志外公”就总结出了一个土办法:用中文标注。对他来说,最熟悉的语言就是永康话。于是,就有了网上流传的那本学英语“秘笈”。
用了这个土办法后,效果还不错。从去年开始学习,“励志外公”现在已经能将字母和永康话对上号了。
“励志外公”谦虚地说:“我这也不能算是学英文,网上的朋友高夸我了。我这只能算是记英文字母,纯属为了方便工作,实在不值一提。”
快乐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励志外公”的生活过得快乐而轻松。每天早上6点钟,他就起床了,开着摩托车带上老伴去爬山,一天不落。
接着,就是守店、学习一整天。他们夫妻俩也不经常回家,像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一样,睡在店里。
空下来时,“励志外公”也学着拉拉二胡。这几天,他正在学拉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
他说,很多事情只要认真去学,你就会发现其实都能学好。
用“励志外公”的精神采访他
采访“励志外公”并不顺利。起先通过他的外孙女联系,被一口回绝,但我们并不死心,而是不怕碰壁,上门软磨硬泡。“我们以你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来采访你。”“励志外公”大概是被这句话打动了,同意报道,但不拍照。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期望“励志外公”的故事能给年轻人更多正能量,只要努力就有收获。他的故事也给很多老年人带来启示,只要心态好,生活依然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