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洁航 应雯颖
近日,印度一男子因为吃砖头20年,被媒体报道后走红了。其实,在我市经济开发区夏溪村也有这样一位怪人,他喜好吃瓦片、白水泥、灰土、黄沙。而且,他吃的时间还更久,已经70多年了。
眼见为实 吃瓦片就像吃炒米
9日,记者在夏溪村见到了79岁的胡万桂。
当时,胡万桂正赶集回来。他穿着一件中山装,理着平头,看上去精神不错。
记者问他,是不是喜欢吃瓦片头?胡万桂一口承认。
胡万桂的老伴说:“他现在已经不吃了。”
胡万桂却马上回应说:“我在外面吃了你也不知道。很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播过我,孙子看到电视才跑来问我。”
不过,胡万桂承认,现在确实很少吃瓦片和泥土了。在他的床头,整齐摆放着三个铁皮罐子,里面装的全是炒米伴青豆。胡万桂时不时地会抓一把来吃,常年吃到头。
“我用这个代替了。”胡万桂说着,抓起一把炒米就塞进嘴里,咬得嘎嘣嘎嘣响,“我的牙好得很。”
胡万桂也没得过什么大病,最困扰他的就是气管炎。这个病,从他30来岁的时候就得了。另外,他曾经有过胆结石。
现在不吃瓦片了,是不是因为咬不动或者不喜欢吃了?
胡万桂说,也不是不喜欢吃了,反正就是慢慢吃少了,觉得不吃也可以,但吃瓦片的“本领”还在。
眼见为实。胡万桂到泥墙上挖出了一块瓦片头。
胡万桂摸了一下瓦片说:“没问题,我能咬得动。”只见他把瓦片放进口中,嘎嘣一声,咬下了一小块。很快,他嚼了起来。两三秒之后,胡万桂伸出舌头,舌头上还残留着一些瓦片屑。他又咬了一口,继续嚼起来。
整个过程,胡万桂没有皱眉,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适,就好像是在吃炒米。
追根溯源 刚会爬就开始吃泥土,70多年吃了1吨多
“听老一辈人说,我还在爬的时候就会抓起泥土往嘴巴里送。” 胡万桂说,自己从小就开始吃泥土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癖好就一直没有变。
小时候去放牛,胡万桂就会随身携带一些瓦片,就像别人怀揣着糕点,时不时地拿出来啃一啃。
胡万桂年轻时是打铁的。炉子里的泥土掉下来了,他不是清扫掉,而是吃掉的。
退休以后,胡万桂又去武义帮人家看管花圃。在那里,他接触的泥土就更多了。兴致来时,他会时不时地吃些花泥。
近两年,胡万桂才少吃些,但这段历史也有70多年了。
70多年,到底吃了多少瓦片、泥土?
胡万桂说,这个倒真的难以统计。有时候吃得多,有时候吃得少。平均每天吃50克,按照70年算,他也已经吃了近1.28吨的土了。
当事人说 瓦片泥土很香,水果基本上不吃
为什么要吃这些泥土呢?是因为胡万桂肚子饿还是吃了泥土会让他舒服?
胡万桂说,吃这些东西也不是肚子饿,而是闻起来香喷喷,有想吃的欲望。
很多次,胡万桂骑着自行车经过田头的焦灰坛时,突然一个急刹,他飞身下车,到焦灰里淘得一块土疙瘩,津津有味地啃起来。
胡万桂的食谱也很广,比较直接的“食材”是瓦片、灰土、白水泥。有时候,他也会把“食材”处理一下。比如,有的黄沙的颗粒很大,他就把黄沙筛一筛。“筛过的黄沙吃起来比炒米粉还香。”他说。
胡万桂说,自己就喜欢吃香脆的食品,水果基本上不会去碰。年轻的时候甚至水都很少喝。
求医历程 为什么喜欢吃泥土,这个谜现在都没解开
夏溪村村民基本上知道胡万桂会吃瓦片和泥土的事,但对于为什么吃泥土的解释就多种多样了。
有人说,他是土地公公转世。
也有人分析,胡万桂是因为小时候喝了有蚂蝗的水,蚂蝗在肚子里闹,吃瓦片是为了缓解疼痛。
胡万桂自己也想知道真相。50来岁那年,他写了一封信给卫生部门。卫生部门也很快回信,让他查一查是不是得了脑膜炎。
胡万桂到各大医院查了一圈,都没发现问题。后来,卫生部门又来了一封信,让查查是不是肝功能有问题。胡万桂去医院一查,一切正常。
20多年前,有些医院知道胡万桂的情况,积极联系他,还给他寄来了各种药品。
“有一次,一家杭州的医院给我寄来了55天的药,我用了33天就吃完了。但是吃瓦片的瘾还是没戒掉,副作用倒是有一些,感觉有些头晕。”胡万桂说。
胡万桂正在吃瓦片。